发布于 2025-01-02
6670次浏览
跟腱炎可能与运动过度、鞋具不合适、局部损伤、疾病因素等有关,可以进行一般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还要注意生活管理。
一.原因
1.运动过度
长期进行跑步、跳跃、足球等高强度运动,跟腱反复受到牵拉,容易引发劳损性炎症。突然增加运动量或进行剧烈运动,跟腱受到过大负荷,也可能导致急性跟腱炎。
2.鞋具不合适
鞋子过软、过硬或尺码不合适,导致运动时跟腱受力不均,长期以往易造成慢性损伤。
3.肥胖
体重过重会增加跟腱的负担,使其更容易受到损伤和炎症的侵袭。
4.局部损伤
跟腱部位受到外伤,如撞击、扭伤等,若处理不当或未能及时恢复,可能引发跟腱炎。
5.疾病因素
患有某些疾病,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也可能累及跟腱,导致炎症发生。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需注意休息,减少或停止导致疼痛的活动,避免跟腱进一步受损。可以使用绷带、支具等保护措施,以减轻跟腱的压力和疼痛。
2.物理治疗
急性期患者可以进行局部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慢性期可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炎症消退。还可以配合医生进行按摩、针灸、中频理疗、红外线照射等理疗,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跟腱恢复。
3.药物治疗
出现明显疼痛症状后,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和炎症。
4.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或跟腱断裂的患者,需听从医生的建议考虑手术治疗,比如跟腱修复术或跟腱清理术等,控制病情。
5.生活管理
患者需保持合理的体重,减轻跟腱负担。可以选择合适的鞋具,避免高跟鞋和过紧或过松的鞋子。还要加强小腿肌肉锻炼,提高跟腱的耐力和弹性。
患有跟腱炎后,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治疗,同时注重生活方式调整,以促进跟腱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