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和脊椎空洞症一样吗

发布于  2025-01-02

9600次浏览

脊髓空洞症和脊椎空洞症一样。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

脊髓空洞症主要以脊髓内充满液体的异常空洞为特征表现。此病的发生可能与先天性脊髓发育异常、脊髓损伤、肿瘤占位病变、脊髓炎性病变等因素有关。此病患者一般会有感觉异常、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皮肤增厚、指端发紫等症状。

脊髓空洞症的患者一般可前往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就诊,并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以免病情进步一步进展。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病情进展速度缓慢,属于慢性病。脊髓空洞症患者脊髓内产生充满液体的异常空洞时,会导致感觉异常、营养障碍、肢体无力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脊髓空洞症会使人患癌症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不会使人患癌症。相反,癌症是脊髓空洞症的诱因之一。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因脊髓内液体异常流动而产生的退行性病变,髓内室管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小脑肿瘤等癌症因素可造成脊髓血管内液体外渗,影响正常脑脊液流动,造成脊髓空洞诱发该病。脊髓空洞症主要表现为病变处疼痛,手臂或颈胸处感觉障碍,脊髓相应支配区域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正常呼吸,造成生命危险。 所以日常生活中当患者出现上肢痛温觉丧失、手部肌无力等疑似脊髓空洞症的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如果确诊为脊髓空洞症,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脊椎空洞症有多严重
张涛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椎空洞症一般是指脊髓空洞症,其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通常比较严重。 脊髓空洞症起病缓慢,可逐渐加重,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感觉过敏、动作不灵活、皮肤营养障碍、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等,所以比较严重。若患者能够积极接受治疗,生活质量往往可以得到改善,但不能治愈;但是如果未接受治疗,则病情会进一步加重,损伤的神经无法再生,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甚至不能自理。
干性湿疹是怎么引起的,应注意什么
郑占才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干性湿疹主要是由年龄增长、洗浴次数过多、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患者需注意做好皮肤管理、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持环境湿润等。 一、干性湿疹的病因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增长,皮脂腺的排泌功能和保水功能会逐渐降低,导致皮肤表面油脂和水分不足,引起干性湿疹。 2、洗浴次数过多 洗浴次数过多会清除皮肤表面保护性皮脂,使得皮肤过于干燥,从而引起干性湿疹。 3、神经系统疾病 急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交感神经支配的汗腺功能减退,也会引起干性湿疹。 二、干性湿疹的注意事项 1、做好皮肤管理 患者在洗浴后需及时涂抹润肤剂,防止皮肤过于干燥使得病情加重。 2、穿戴合适的衣物 贴身衣物尽量选择柔软亲肤的棉质或丝绸类面料,避免贴身穿着羊毛或化纤制品的衣物,防止衣物和皮肤过度摩擦。 3、保持环境湿润 室内空气较为干燥时,患者可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防止皮肤表面水分蒸发过多。
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多种症状和并发症。以下是关于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的一些重要信息: 一、症状 1.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会感到手脚麻木、刺痛、无力或感觉丧失。 2.运动障碍 上肢或下肢可能出现无力、共济失调(协调问题)或肌肉抽搐。 3.疼痛 颈部、肩部或背部可能出现疼痛。 4.括约肌问题 可能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或排尿困难。 5.其他症状 头晕、复视(双重图像)、吞咽困难等也可能出现。 二、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诊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方法: 1.磁共振成像(MRI) MRI可以提供脊髓和小脑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确定是否存在小脑下疝和脊髓空洞。 2.神经电生理检查 例如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评估神经功能是否受损。 3.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还会进行脊柱X光、CT等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三、治疗 治疗方案取决于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病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手术可能是必要的,目的是解除脊髓受压,缓解症状。 2.药物治疗 可以使用药物来缓解疼痛、控制肌肉痉挛、改善神经功能等。 3.物理治疗和康复 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矫形器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4.对症治疗 根据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如处理大小便问题、缓解疼痛等。 四、注意事项 1.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遵循医生建议 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使用、康复训练等。 3.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4.预防并发症 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仰头,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 5.心理支持 患者和家属可能会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挑战,寻求心理支持和理解是很重要的。 小脑下疝脊髓空洞症需要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对于康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脊髓空洞如何治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即脊髓空洞症,患者可以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 1、物理治疗:比如脊髓空洞症患者可以通过理疗、高压氧治疗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避免肌肉萎缩进一步加重。 2、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神经功能。常用药物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3、手术治疗:因肿瘤造成的脊髓空洞症,应立即手术切除肿瘤。若是创伤所致,可以通过手术修复椎管腔或解除粘连。脊髓空洞症持续进展患者,可以做腹腔分流术治疗。
脊髓空洞症早期和晚期症状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可表现为感觉症状、运动症状、自主神经损害症状等,其早期和晚期的症状有所不同。 1、感觉症状 患者早期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触觉及深感觉存在。而晚期全身痛温觉消失。 2、运动症状 早期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上肢驰缓性出现肌无力、肌张力下降等症状。而晚期表现为单侧和两侧下肢部分瘫痪,并伴有病理征阳性,甚至瘫痪。 3、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早期的部分患者出现皮肤少汗、指端发紫、肿胀等症状。而晚期患者可出现大小便障碍和反复性泌尿系感染。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症状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症状和体征一般包括枕颈区压迫综合征、脊髓空洞症状以及脑脊液受阻症状等。 1、枕颈区压迫综合征 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受损现象,比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还可能伴有眼球震颤、晕厥发作、窦性心动过速、耳鸣等现象。 2、脊髓空洞症状 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肩颈部、上肢部位疼痛不适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表现出痛觉、温觉丧失、肌无力、肌萎缩、二便异常、进行性脊柱侧凸等症状。 3、脑脊液受阻症状 可伴有明显的后枕区头痛症状,咳嗽或打喷嚏时可加重,合并脑积水者可见头晕、喷射状呕吐、视乳头水肿现象。
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可导致患者出现感觉症状、运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损害症状等。 1、感觉症状 多数患者可出现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表现,还会出现非根性节段性疼痛,表现为上肢、肩部以及上胸部疼痛、麻木等。 2、运动症状 脊髓空洞累及脊髓前角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单侧上肢肌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累及侧索时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及张力增高等表现。 3、自主神经损害症状 表现为关节肿大无痛感以及躯干以及肢体皮肤泌汗异常、皮肤增厚等,晚期患者还会出现大小便障碍。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小脑扁桃体下疝一般是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可出现枕颈区压迫综合征、脊髓空洞症状、脑脊液受阻症状等。 1、枕颈区压迫综合征 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眼球震颤、平衡障碍等,并可伴有头晕、耳鸣、眩晕等现象。 2、脊髓空洞症状 表现为颈肩部、上肢疼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肌无力、肌萎缩、下肢痉挛、大小便异常等症状。 3、脑脊液受阻症状 表现为后枕部区域疼痛,并可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加重。持续时间可为几秒钟或几分钟。
脊髓空洞病早期症状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病的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感觉症状、运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损伤症状等。 1、感觉症状 脊髓空洞病的早期患者表现为节段性分布的分离性感觉障碍,常出现一侧、两侧手或前臂尺侧以及颈部、胸部的痛温觉消失,但是触觉和深感觉存在。 2、运动症状 患者的体侧或两侧上肢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肌无力和肌张力下降,部分患者出现频繁的晕眩、眼球震颤、步态不稳的症状。 3、自主神经损伤症状 患者容易出现关节肿大的症状,但无明显痛感;空洞侵袭脊髓侧角的交感神经脊髓中枢时,出现霍纳综合征。
做腰椎穿刺手术会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陈仲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三甲
腰椎穿刺通常在腰4-5腰5骶1进行,很少在胸12腰1进行。当然也有一些胸椎椎间盘突出从腰1以上会涉及到脊髓,只有穿刺到脊髓才会损伤到脊髓,最终有可能引起脊髓损伤或脊髓空洞。但脊髓空洞很少是由于穿刺引起的,多数是原发的病变。腰椎穿刺所在的位置都是马尾的位置,即使穿到硬膜囊内,也不至于损伤马尾,可以避开针尖,所以一般腰椎穿刺不会引起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手术需要多长时间
王汉斌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手术的时间取决于手术的方式、手术的复杂程度。比如后颅窝减压术,一般时间大约在2~3个小时,如果是进行内减压,即如果切开硬膜进行小脑扁桃体的切除,时间会相应的增加。如果患者存在寰椎脱位,需要对寰枢椎进行复位内固定,此种情况下花费的时间将会更长。在目前的现代医学情况下,有时会采用导航等手段来进一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所以耗费的时间可能会更长一些。
脊髓空洞症术后多久复查
王汉斌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作为继发于其他的病变的一种病理过程,其复查的时间是非常重,一般在手术后出院之前或者在术后的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时,分别要进行一次病变部位的核磁检查。核磁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观察脊髓空洞的变化情况,因为即便是解除了发生的病因,脊髓空洞也未必会有明确的缩小,虽然有的专家认为脊髓空洞缩小是症状改善的金标准或者是非常好的客观标准。但脊髓空洞在很多情况下,即使空洞不发生改变,患者的症状也可能有许多的改善,所以定期复查是对脊髓空洞症的观察非常重要的环节。
脊髓空洞症中晚期症状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脊椎空洞症晚期的症状,上肢会出现手部肌肉的萎缩,皮肤营养障碍,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下肢也会出现温度觉或者是痛觉的消失,也可以出现下肢肌肉萎缩、无力,严重的会出现大小便失禁。所以,脊髓空洞症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中晚期的不可逆的损伤。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
袁明武 主任医师
柳州市工人医院 三甲
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表现,早期脊髓空洞症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出现症状,会表现为分离性的感觉障碍。随着病情的进展,还会有束带感。肢体运动和反射异常是脊髓空洞症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对于脊髓空洞症,在早期不需要做特殊处理,如果是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需要进行脑积液的分流手术。
颈椎脊髓空洞症的症状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颈椎脊髓空洞症表现为相应神经支配区的痛觉、运动症状以及自主神经损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前胸、后背、上臂等部位以及手的痛觉和温度觉的感觉障碍。患者的触觉和深感觉保留,也就是临床上出现的所谓分离性感觉障碍,也可以出现手部的骨间肌、鱼际肌等肌肉的萎缩或瘫痪,有时候上臂尺侧的肌肉也可以出现萎缩,严重的可以形成爪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