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在妊娠晚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严重肝脏疾病。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在妊娠28-40周,尤其多见于妊娠35周左右的初产妇。疾病期间可能会出现持续性恶心、呕吐、乏力,数天至1周后出现黄疸,且进行性加深,常无瘙痒。如不分娩,病情可能继续进展,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伴有皮肤淤点、淤斑、消化道出血、齿龈出血等。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的患者,在医生的意见下采取换血或血浆置换治疗、保肝治疗等。
建议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产妇需要高度重视并及时诊断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和迅速分娩,可以较大限度地改善母婴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