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二尖瓣闭锁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发布于  2024-07-19

8326次浏览

先天性二尖瓣闭锁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其他疾病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不适症状时,应该立刻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尽早确诊病因。

2.病情加重

先天性二尖瓣闭锁持续加重,导致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的情况时,需要立即就医,尽快治疗先天性二尖瓣闭锁。

3.引起其他疾病

先天性二尖瓣闭锁治疗不当,引发心力衰竭相关表现时,应当立刻去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促进二尖瓣的功能恢复。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先天性二尖瓣闭锁
先天性二尖瓣闭锁主要是指患者二尖瓣无法正常开放、无瓣口形成,导致血液受阻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畸形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年轻人低血压是怎么引起的
年轻人低血压可能由遗传因素、营养不良、过度减肥、缺乏运动、内分泌疾病、药物影响、长期卧床、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 有些人天生就有低血压的倾向,如果家族中有低血压病史,可能会增加个体患低血压的几率。这可能与遗传相关的血管调节机制异常有关。 2、营养不良 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重要营养物质,尤其是缺乏铁、维生素B12等与造血相关的营养素,可能导致贫血,进而引起低血压。营养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包括心血管系统的正常运作。 3、过度减肥 不恰当的过度节食或剧烈的减肥方式,可能导致身体能量和营养物质严重不足。这不仅会使体重快速下降,还可能扰乱体内的激素平衡和心血管调节机制,引发低血压。 4、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的年轻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可能相对较弱。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和血管的功能,提高血压调节能力。而缺乏运动则可能使心血管系统变得不够强健,容易出现低血压。 5、内分泌疾病 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会影响机体的代谢和心血管功能,导致低血压。甲状腺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心率减慢、血管扩张等,从而导致血压降低。 6、药物影响 部分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可能会对血压产生影响。如果年轻人正在服用上述药物,可能会出现低血压的不良反应。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7、长期卧床 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长期卧床的年轻人,身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影响,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当突然改变体位时,如从卧位到站立位,容易出现头晕、黑矇等低血压症状。 8、精神因素 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的状态下,可能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异常,进而引起低血压。精神因素还可能通过影响睡眠、饮食等方面,间接对血压产生影响。 总之,年轻人低血压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单一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发现自己有低血压症状,且伴有头晕、乏力、心慌等不适,或低血压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减少精神压力等,对于预防和改善低血压也较为重要。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律不齐要注意什么
心律不齐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助于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不规律的作息可能会加重心律不齐,甚至诱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2、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如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的剧烈变化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影响心脏功能,增加心律不齐的发生风险。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通过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保持心态平和。 3、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适度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过度运动或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律不齐。运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突然的高强度运动。 4、饮食合理 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盐、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浓茶、酒精等,这些可能会刺激心脏,导致心律不齐发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的充足供应。 5、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害心血管系统,增加心律不齐的发生几率;过量饮酒也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应坚决戒烟,限制饮酒量,尤其是有心律不齐病史的人更要严格控制。 6、定期体检 按时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以便及时发现心律不齐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延误病情。 7、遵医嘱治疗 如果被诊断出心律不齐,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包括服用药物、进行手术等。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8、避免诱因 了解自己心律不齐的诱发因素,如寒冷、劳累、感染等,并尽量避免这些因素。在季节变换时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9、监测病情 日常注意自我监测心率、心律等情况,如通过佩戴智能手环等设备。如果发现心律不齐发作频繁、持续时间延长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10、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学习心脏健康知识,了解心律不齐的相关知识和应对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心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心律不齐带来的影响。 若是心率不齐反复发作,建议立即就医。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冠心病吃什么药好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吃以下几类药物可能较好: 1、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降低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发挥作用。氯吡格雷则适用于对阿司匹林不能耐受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 2、他汀类药物 可降低胆固醇水平,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时具有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例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有助于改善心肌重构,降低心脏负荷。对于合并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情况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较为适用。它们可以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发挥作用。 4、β受体阻滞剂 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对预防恶性心律失常也有一定作用。 5、硝酸酯类药物 能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症状。包括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在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迅速缓解症状,平时也可规律服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来预防心绞痛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具体用药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如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疾病等,由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也至关重要,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保持良好心态等。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冠心病的最佳中成药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上并不存在关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最佳中成药的详细说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以下中成药: 1、柏子养心丸 柏子养心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当归等,具有补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该药可通过补气养血来改善心脏功能,缓解因心气虚寒、心血不足导致的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同时,柏子养心丸中的安神成分也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间接促进心脏健康。 2、银杏叶片 银杏叶片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富含银杏糖苷和银杏苦内酯等活性成分,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对于冠心病患者,银杏叶片能够通过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从而缓解心肌缺血的症状。此外,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也有助于减轻心脏组织的炎症反应,保护心肌细胞。因此,银杏叶片是冠心病患者辅助治疗中的一种重要选择。 3、血府逐瘀丸 血府逐瘀丸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治疗瘀血内阻引起的各种病症。对于冠心病患者,特别是那些存在血瘀证象的患者(如胸痛、胸闷、舌暗紫或有瘀斑等),血府逐瘀丸能够发挥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促进冠状动脉内瘀血的消散,改善心脏供血状况。同时,其行气止痛的功效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胸痛症状。因此,血府逐瘀丸在冠心病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中占据一定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替代西医的规范化治疗。在使用中成药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患者还需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此外,定期复查也非常重要,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治疗心脏病的药有哪些
治疗心脏病的药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种类: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这类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同时具有改善心肌重构等作用。例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等。它们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或作用,从而发挥心血管保护作用。 2、β受体阻滞剂 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对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患者有重要意义。通过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稳定心脏功能。 3、利尿剂 比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可用于减轻心脏负荷,特别是在心力衰竭时,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缓解水肿等症状。通过促进肾脏对水和电解质的排泄来发挥作用。 4、洋地黄类药物 代表药物为地高辛等。主要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增加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 5、钙通道阻滞剂 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扩张血管,改善心肌供血。 6、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对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脏病发作风险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预防血栓事件。 7、调脂药物 主要是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可降低胆固醇水平,稳定动脉粥样斑块,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有重要意义。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来降低血脂。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的用药需要根据具体病情、个体差异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和药物调整。同时,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医。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左边胸口上方隐隐作痛
左边胸口上方隐隐作痛考虑是心脏问题、肺部问题、肌肉骨骼问题、消化系统问题以及心理因素。 1.心脏问题 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可能导致左边胸口上方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剧烈的、压榨性的,可能会放射到肩部、手臂或颈部。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如果您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或吸烟,或者疼痛与体力活动相关,应尽快就医进行心脏检查。 2.肺部问题 肺部感染、胸膜炎、气胸等肺部疾病也可能引起左边胸口上方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伴随着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疾病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胸部X光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3.肌肉骨骼问题 肌肉拉伤、肋骨软骨炎、颈椎病等肌肉骨骼问题也可能导致左边胸口上方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与运动或姿势有关,可能会随着咳嗽、深呼吸或转身而加重。肌肉骨骼问题的治疗通常包括休息、物理治疗、止痛药物等。 4.消化系统问题 胃溃疡、食道炎等消化系统问题也可能引起左边胸口上方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与进食或消化有关,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消化系统问题的诊断可能需要进行胃镜或其他相关检查。 5.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身体上的疼痛,包括左边胸口上方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持续性的或间歇性的,与情绪和压力有关。心理因素引起的疼痛需要综合治疗,包括心理咨询、药物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左边胸口上方隐隐作痛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某些严重的疾病如心脏病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疼痛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风湿性心脏病怎么调养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调养至关重要,以下是调养要点: 1、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有助于维持心脏功能。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适度运动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过度运动可能会诱发心脏不适。 3、预防感染 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因为感染可能会诱发病情加重。平时注意保暖,勤洗手,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治疗,防止感染扩散影响心脏。 4、饮食调整 保持清淡、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控制盐和脂肪的摄入。低盐饮食可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担;丰富的蔬果可提供必需的营养物质。 5、情绪稳定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大幅波动,减少精神压力。情绪激动和精神紧张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心脏不利。 6、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包括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能确保对疾病的发展进行有效监控和干预。 7、戒烟限酒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以免对心脏造成损害。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加重心脏损害;过量饮酒也会影响心脏功能。 8、注意保暖 特别是在寒冷季节,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寒冷刺激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寒冷可引起血管收缩,增加心脏负荷。 9、避免妊娠 女性患者在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应避免妊娠,因为妊娠可能会给心脏带来巨大压力。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妊娠。 此外,患者还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药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改善心脏功能非常重要。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什么是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的状态。 低血压主要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状态是指部分健康人群中,其血压测量值已达到低血压标准,但无任何自觉症状,经长期随访,除血压偏低外,人体各系统器官无缺血和缺氧等异常,也不影响寿命。病理性低血压病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 对于生理性低血压,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人群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日常生活和工作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可能天生血压相对较低,但身体的各个器官仍能正常运转和供血。然而,尽管不需要治疗,仍需关注自身血压变化,定期进行体检,以确保身体状况良好。 病理性低血压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其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比如严重的营养不良、大量失血、心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当出现病理性低血压时,患者可能会有头晕、乏力、眼前发黑、心慌、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晕厥、休克,危及生命。对于此类低血压,必须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比如改善营养状况、治疗原发疾病等,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突然的体位改变,防止因血压过低而导致摔倒等意外发生。 需要注意,无论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低血压,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尤其是在改变体位时要缓慢进行,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果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摔倒受伤。同时,要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脏房颤怎么治疗
心脏房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节律控制 通过药物、电复律或导管消融等手段,尝试恢复并维持正常的窦性心律。药物治疗如胺碘酮等可能有助于转复房颤,但存在一定副作用。电复律可快速恢复窦性心律,但可能需要后续药物维持。导管消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对于阵发性房颤效果较好,能针对性地消除异常电活动病灶。 2、心室率控制 使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将心室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减轻症状和改善心脏功能。控制心室率可减少因心跳过快导致的不适,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3、抗凝治疗 由于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等,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凝血指标或定期评估出血风险。 4、基础疾病治疗 积极治疗可能引发房颤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控制好这些疾病有助于减少房颤的发作或加重。 5、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控制体重等对房颤的治疗和预防也有重要意义。 6、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迷宫手术等,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房颤的类型、发作频率、症状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个体化制定合适的治疗策略。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积极配合治疗,并定期随访,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身体尽快的恢复健康。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感觉心脏跳的很快是什么原因
感觉心脏跳得很快,即心动过速,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以下是对原因的详细分析: 一、生理性因素 1、活动或运动 当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脏需要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血液和氧气,因此会加快心率。这种情况下的心动过速是正常现象,休息后即可恢复。 2、情绪激动或紧张 强烈的情绪反应,如恐惧、焦虑或紧张,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进而引起心率快速增加。平复心态、放松心情后,心率通常会恢复正常。 3、饮食因素 过量摄入咖啡因或其他刺激性物质(如浓茶、某些药物等)也可能导致心率升高。上述情况下的心动过速通常在减少或停止摄入刺激性物质后得到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 1、心律失常 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这些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从而引起心率快速增加。患者可能伴有头晕、乏力、胸闷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患者会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基础代谢率增高和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心动过速。患者还可能伴有烦躁、失眠、怕热、多汗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或进行其他相关治疗。 3、贫血 贫血患者由于红细胞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器官可能处于相对缺氧状态,进而刺激心脏跳动加快以补偿缺氧。患者还可能伴有心悸、胸闷、面色萎黄等症状。治疗需针对贫血的原因进行,如补充铁剂或叶酸等。 需要注意,感觉心脏跳得很快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应首先排除生理性因素的可能性;如果怀疑存在病理性因素或其他严重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肺动脉高压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肺动脉高压可能是由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肺气中、二尖瓣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原因所致,要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存在会导致气道阻塞和肺实质破坏,进而引起肺血管重构和肺动脉高压。若患者出现缺氧,此时需通过鼻导管吸氧、高流量吸氧、面罩吸氧等方法进行处理。 2、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导致肺泡间隔增厚、肺纤维化,影响肺组织的正常通气和换气功能。肺组织缺氧和肺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肺动脉高压。若患者病情较重,可能需要通过肺移植手术进行处理,能够提高肺部功能。 3、肺气肿 肺气肿使肺泡壁破坏,肺泡融合成较大的囊腔,导致肺组织弹性回缩力降低,肺容积增大,进而引起肺血管受压和肺动脉高压。此时需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氨茶碱片、多索茶碱片、二羟丙茶碱片等药物,能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困难。 4、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导致左心房压力升高,进而引起肺静脉压力升高和肺循环淤血。长期肺循环淤血会使肺血管发生重构,管腔狭窄,肺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此时需要通过瓣膜置换术进行处理,可以促进其功能恢复。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进而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左心室功能受损后,左心排出量减少,肺循环血量增加,肺血管压力升高,造成上述疾病。患者需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处理,能够改善心肌供血和心功能,进而减轻肺动脉高压。 若患者的病情持续发展,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此时需及时咨询医生,以便控制病情发展。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电子血压计一般都偏高
电子血压计一般都偏高,可能是测量方法不正确、袖带尺寸不合适、校准问题、个体差异引起的。 1.测量方法不正确 正确的测量方法包括坐姿正确、手臂与心脏平齐、测量前休息等。如果测量时姿势不正确或测量前没有休息足够时间,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2.袖带尺寸不合适 袖带过小或过大都会影响测量结果。袖带过小会导致压力过高,测量结果偏高;袖带过大则会导致压力过低,测量结果偏低。 3.校准问题 电子血压计需要定期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如果血压计没有经过校准或校准不正确,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 4.个体差异 不同人的血压可能存在差异,有些人的血压本身就偏高。此外,某些因素如紧张、运动后等也会导致血压暂时升高。 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测量结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遵循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前休息5-10分钟,保持正确的坐姿,手臂与心脏平齐。 2.选择合适尺寸的袖带,确保袖带能够紧密贴合手臂,但不过紧。 3.定期校准血压计,可根据血压计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4.如果对测量结果有疑问,可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或者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对比。 5.如有必要,可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以获取更准确的血压测量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电子血压计虽然方便,但其测量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高血压患者或需要密切监测血压的人群,建议定期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血压测量和评估。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减轻压力等,对于控制血压也非常重要。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长期低血压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长期低血压对身体可能有以下影响: 1、导致大脑供血不足 低血压会使大脑的血液灌注量减少,从而引起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晕厥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增加脑梗死等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2、影响心脏功能 心脏需要一定的血压来维持正常的泵血功能。长期低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脏的供血减少,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出现心慌、心悸、胸闷等不适,甚至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3、引发肾功能损害 肾脏的血液灌注依赖于血压。长期低血压可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功能,可能出现蛋白尿、少尿、水肿等表现,严重时可引起肾功能不全。 4、影响消化系统 低血压可能会使胃肠道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长期如此还可能诱发营养不良。 5、降低身体的抵抗力 低血压状态下,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营养和氧气供应受到影响,会导致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下降,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且患病后恢复较慢。 6、增加跌倒风险 由于头晕、乏力等症状,患者在活动时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尤其是老年人,跌倒可能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 7、影响生殖系统 对于女性而言,长期低血压可能会影响月经周期,导致月经紊乱、月经量减少等;对于男性,可能会对性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有低血压的情况,尤其是伴有明显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调理。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50~60岁血压范围
50~60岁的人,正常血压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舒张压60-89mmHg。 正常血压范围是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研究确定的,用于衡量人体血压是否健康。当血压在这个范围内时,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各个器官,并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血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升高。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弹性逐渐下降,血管内壁可能会变得更加僵硬,这可能导致血压略微上升。然而,即使在这个年龄段,仍然应该努力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长期高血压会增加患心脏病、中风、肾脏病等疾病的风险。因此,对于50~60岁的人来说,定期测量血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生活方式对血压有重要影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帮助控制血压。这包括均衡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压力等。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并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 定期体检和医疗监测是关键。对于50~60岁的人,建议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医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评估血压水平,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如果发现血压升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维持正常的血压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对自己的血压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建议和治疗。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必要的医疗干预,50~60岁的人可以更好地管理血压,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冠心病支架后吃什么药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支架后通常需要服用以下几类药物: 1、抗血小板药物 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支架置入后,血管内皮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容易形成血栓,抗血小板药物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作用,需长期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一段时间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2、他汀类药物 这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还能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需要定期监测血脂、肝功能等指标,以确保用药安全及疗效。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如果患者伴有高血压、心力衰竭等情况,服用此类药物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它们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作用。 4、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阿替洛尔等,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同时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死亡率。用药期间需注意监测心率、血压等。 5、硝酸酯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等,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主要用于缓解心绞痛发作时的症状,但一般不作为长期常规用药。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定期复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等。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脏病发作急救小妙招
临床上并不存在心脏病发作急救小妙招的详细说明,关于心脏病发作时,以下是一些急救的方法: 1、立即呼叫急救 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告知调度员患者可能心脏病发作,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患者的大致情况。这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专业的急救人员能够迅速赶到并给予有效的救治。 2、让患者保持安静休息 帮助患者坐下或躺下,保持安静,避免其激动和活动,以减少心脏的负担。尽量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3、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如果患者呼吸微弱或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直到专业人员到达。 4、舌下含服急救药物 如果患者有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等,可协助其舌下含服。但要注意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5、松开紧身衣物 解开患者领口、腰带等紧身衣物,以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6、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安静和舒适,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除非处于危险环境。与患者保持沟通,给予其心理支持。 需要强调的是,心脏病发作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以上方法只是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的临时措施。及时的专业救治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但不要自行进行超出能力范围的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可能,在平时参加急救培训课程,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同时,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规范治疗,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并告知身边的人相关情况。
郗瑞席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心梗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与斑块不稳定与血栓形成、生理与行为因素、疾病因素、其他因素等间接因素相关。 一.直接原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梗最主要的原因。冠状动脉是心脏的主要供血管,当动脉内壁发生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并逐渐增大时,会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阻断血液流向心肌,引发心梗。 二.间接因素 1.斑块不稳定与血栓形成 不稳定的斑块容易发生破裂,破裂后血小板会在破裂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进一步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血流中断,心肌因缺血而坏死。 2.生理与行为因素 不良生活习惯包括肥胖、缺乏运动、长期熬夜、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饮食过饱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心脏负担,促使心梗的发生。特别是暴饮暴食和进食高热量、高油脂食物后,血脂浓度快速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3.疾病因素 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损伤血管内壁,使脂质和糖在损伤处堆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增加心梗的风险。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会进一步促进心梗的发生。 4.其他因素 此外,一些外部诱因如寒冷刺激、脱水状态、休克、出血、外科手术等也可能诱发心梗。特别是寒冷刺激会导致心脏血管收缩,增加心梗的风险。 为了预防心梗的发生,应积极控制慢性疾病、改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行为因素,并定期进行体检和心脏健康检查。同时,对于已经确诊的心脏疾病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管理,以降低心梗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