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6332次浏览
鼾症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还可能由口腔解剖结构异常、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中隔偏曲等疾病引起,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一.生理因素
不良的睡眠姿势和习惯可能导致鼾症,在仰卧位睡眠时,由于重力作用,舌根和软腭容易后坠阻塞呼吸道。而张口呼吸则会使口腔干燥,增加打鼾的风险。建议采用侧卧位睡眠,以减少舌根和软腭后坠的风险。同时,保持鼻腔通畅,避免张口呼吸。此外,对于习惯张口呼吸的患者,考虑使用口腔矫治器来改善症状。
二.病理因素
1.口腔解剖结构异常
口腔解剖结构的异常是导致鼾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扁桃体肥大、悬雍垂过长或肥大、软腭松弛等。这些结构在睡眠时可能下垂或后坠,阻塞呼吸道,使得空气通过时产生振动和噪音。患者可以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纠正口腔结构,缓解打鼾的症状。
2.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患有过敏性鼻炎时,鼻腔黏膜会充血肿胀,导致鼻腔狭窄,进而引起通气不畅。在睡眠过程中,由于鼻腔通气受阻,患者容易张口呼吸,舌根后坠,从而引发打鼾。对于过敏原明确的患者,可采用脱敏疗法,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的暴露量,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从而减轻过敏症状。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依巴斯汀、苯海拉明等,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3.鼻窦炎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当鼻窦炎较为严重时,鼻腔和鼻窦的黏膜会肿胀,并产生大量分泌物,导致鼻腔狭窄。这种狭窄不仅会影响鼻腔通气,还可能引起张口呼吸和舌体后坠,从而引发打鼾。对于细菌感染,患者头孢丙烯分散片、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减轻炎症反应。还可以遵医嘱使用羟甲唑啉、赛洛唑啉、盐酸麻黄碱等药物治疗,缓解鼻塞症状。
4.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鼻中隔偏曲会导致鼻腔气流紊乱,改变鼻阻力,使呼吸不畅,进而引发打鼾。患者可以通过局部热敷和冲洗鼻腔,改善鼻腔的血液循环和通气状况,从而缓解打鼾症状。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等,以矫正鼻中隔偏曲,恢复鼻腔的正常通气功能。
若鼻塞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可以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原因并配合医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