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7853次浏览
肠息肉可能会便血。
如果息肉位于肠道较接近肛门的部位,或者息肉表面的血管较为丰富、容易破裂,在排便过程中,粪便可能会摩擦息肉导致出血,从而引起便血。有时可能是粪便表面带有鲜红色的血液,这提示出血点距离肛门相对较近;也可能出现暗红色血液,甚至是黏液脓血便。有些情况下可能只是少量出血,表现为便潜血阳性;而在某些情况下,出血可能较为严重,导致大量鲜血便。
除了便血,肠息肉还可能伴有腹痛、腹泻、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但并非所有肠息肉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症状,很多时候是在体检或因其他原因进行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肠息肉可能导致便血,但便血并不一定都是由肠息肉引起的。其他肠道疾病,如痔疮、肛裂、肠炎、肠癌等也可能出现便血症状。因此,当出现便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确诊为肠息肉,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形态、位置等因素综合考虑治疗方案,包括内镜下切除等。同时,对于肠息肉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去除了息肉,也应定期进行肠镜复查,以监测是否有新的息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