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6829次浏览
胆液反流性胃炎是一种由于胆汁反流进入胃内引起的胃部炎症。
通常与胃幽门功能失调、胆囊疾病、胃排空延迟等因素有关。当幽门功能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关闭时,胆汁容易反流进入胃。胆囊疾病如胆囊炎等可能导致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增加反流风险。胃排空延迟使得胃内压力增高,也容易促使胆汁反流。
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烧灼感、腹胀、恶心、呕吐、口苦等症状。以上症状可能会在进食后加重,尤其在食用油腻食物后更为明显。
主要依靠症状、胃镜检查以及胆汁反流相关检测来明确诊断。胃镜下可直接观察到胆汁反流以及胃黏膜的炎症表现。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方面,常用的有促胃肠动力药,以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还会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来减轻炎症损伤。生活方式上,应注意少食多餐,避免高脂肪、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睡觉时适当抬高床头等。
经过规范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或改善,但如果不注意生活习惯的保持或病情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进展,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如胃黏膜糜烂、出血、溃疡等。
总之,胆液反流性胃炎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以改善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