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5076次浏览
牙龈肉松动的原因有口腔卫生不良、咬合创伤、牙周炎、全身因素等。
1.口腔卫生不良
如果日常不注重口腔清洁,牙菌斑、牙结石等大量堆积,会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症,长期的炎症可导致牙龈组织逐渐失去弹性和韧性,从而出现松动。例如,食物残渣在牙缝等部位残留,经细菌分解会形成牙菌斑,而牙菌斑矿化后又会形成牙结石,它们持续刺激牙龈,使其红肿、出血,进而使牙龈与牙齿的附着逐渐分离,造成牙龈松动。
2.咬合创伤
不正常的咬合力量,如咬合时用力过度或有不良的咬合习惯,可使个别牙齿承受的咬合力过大,超出其承受范围,导致牙周组织受损,引起牙龈松动。比如长期用一侧咀嚼,或夜间磨牙等,都可能导致局部牙齿的咬合创伤,使牙龈变得松动。
3.牙周炎
这是导致牙龈松动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牙周炎会引起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牙龈退缩、牙槽骨吸收等情况,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在牙周炎早期,可能只是牙龈轻微炎症和出血,但随着病情加重,牙齿的松动会越来越明显。
4.全身因素
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使牙龈更容易出现松动。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牙周组织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能力,使牙龈炎症难以控制,更容易发生牙龈松动等问题。
牙龈肉松动可能是单一因素引起,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发现牙龈松动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和评估,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