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三大特点

发布于  2025-01-02

3439次浏览

消化性溃疡的三大特点难以明确,消化性溃疡通常具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等特点。

1、慢性过程

由于导致溃疡形成的因素往往持续存在或反复作用,使得胃或十二指肠黏膜不断受到损伤和修复的交替影响,因此,多数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病史较长,可历经数年甚至数十年。在漫长的过程中,症状可能时轻时重,但一般不会自行完全愈合,如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病情可能会逐渐进展。

2、周期性发作

周期性发作表现为患者的症状在一段时间内较为明显,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缓解,之后又会再次出现。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可能与胃酸分泌、黏膜修复能力以及季节变化、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相关。发作期患者会感到明显的上腹疼痛、反酸等不适,而缓解期则症状减轻或消失。

3、节律性疼痛

节律性疼痛是消化性溃疡的一个典型表现。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左右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至下一次餐前消失,呈现进食-疼痛-缓解的规律;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则常在两餐之间发生,即饥饿时疼痛,进食后缓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夜间疼痛,呈现疼痛-进食-缓解的规律。这种节律性疼痛的特点对于诊断消化性溃疡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患者也应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疾病,指在胃液消化作用下发生的十二指肠黏膜炎症性破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要治疗吗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要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长期感染可能会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它能在胃内定植并持续产生有害因子,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炎症和损伤的发生。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口臭等症状,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时治疗,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加重。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并且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老打隔就是抑郁症吗
刘建成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三甲
老打嗝并不一定是抑郁症的表现。 打嗝通常是由于膈肌受到刺激而引发的,这种刺激可能来自生理、心理、疾病或药物等多种因素。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兴奋或过度疲劳等情绪,也可能导致呼吸加快,从而吸入过多空气,引发打嗝。但胃肠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可能导致胃肠积气过多,引发打嗝。 若打嗝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不减,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幽门螺杆菌可以自愈吗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幽门螺杆菌一般很难自愈。 幽门螺杆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能在胃酸环境中存活,其特殊的结构和代谢方式使其能适应胃内的恶劣条件,自行清除较为困难。 如果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幽门螺杆菌会长期定植在胃黏膜上,不断引发炎症等反应。 此外,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导致多种胃部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甚至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这些病理状态也不利于其自行消除。 因此,一旦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应寄希望于其自愈,而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规范的治疗,以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幽门螺杆菌两个++严重吗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幽门螺杆菌两个++是比较严重的情况。 两个++表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量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活动性,这提示胃部的感染状态可能较为明显,持续的感染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而长期感染还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此外,幽门螺杆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口口、粪口等途径传播给他人,而两个++提示感染量较高,传播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
幽门螺杆菌正常指标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幽门螺杆菌的正常指标通常为阴性。 当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时,说明受检者体内可能不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较为理想的状态,意味着胃黏膜等部位相对健康,患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风险较低。 但是,常用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包括呼气试验、胃镜下活检等。不同的检测方法有其特定的正常范围和判断标准。例如,尿素呼气试验以特定的数值来界定阴性和阳性。 即使检测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也不能直接等同于患病。可能只是处于携带状态,但仍需要进一步评估,结合临床症状如胃痛、反酸、烧心等,以及胃镜检查结果等来综合判断是否存在相关疾病。
奥美拉唑钠注射剂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奥美拉唑钠注射剂是一种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奥美拉唑钠注射剂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缓解胃酸相关疾病症状。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疾病,促进病变的愈合。 奥美拉唑钠注射剂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患者仍需要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疗程使用。同时,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用药等,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如症状是否缓解、内镜下病变是否改善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陈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肠疾病发病有关的细菌感染,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传染性,通常通过口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接吻等,也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这使得它容易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或集体生活环境中。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长期感染还可能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因为其能够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对胃黏膜的损伤,引发炎症和溃疡。
碳尿素呼气试验测什么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碳尿素呼气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细菌,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其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标记的碳元素来判断是否有幽门螺杆菌。其原理是基于幽门螺杆菌能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二氧化碳。如果受检者胃内存在幽门螺杆菌,口服碳尿素后,会将其分解产生带有标记的二氧化碳,经检测可明确感染情况。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甚至胃癌等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通过该试验及时发现感染,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怎样治口臭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治口臭的方法与病因有关,如龋病、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等,具体分析如下: 1、龋病 患者可遵医嘱通过嵌体修复术、银汞合金充填术、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等方法治疗,促进龋病恢复,缓解口臭。 2、消化不良 患者可遵医嘱应用干酵母片、复方消化酶胶囊、乳酶生片等消化酶制剂治疗,促进食物消化,控制病情发展。 3、消化性溃疡 患者可遵医嘱应用法莫替丁片、兰索拉唑肠溶胶囊、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等药物治疗,有利于抑制胃酸分泌,控制病情发展。
幽门杆菌感染会自愈吗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幽门杆菌感染即幽门螺杆菌,一般不会自愈。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螺旋形、微厌氧细菌,其感染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乃至胃癌等,幽门杆菌感染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顽固性,自然清除率相对较低。大多数感染者如果不接受正规治疗,很难通过自身免疫系统自行清除幽门杆菌。 病情轻重、环境与生活习惯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自愈的可能性。因此,对于确诊的幽门杆菌感染者,应及时就医并接受正规治疗,同时注重定期复查与预防复发。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原因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消化性溃疡首先必须要有酸,没有酸是不会有溃疡的,所以酸是导致溃疡的主要因素。过去治疗都是针对中和酸或者抑制酸分泌,药物也是这样进展过来的,中和酸就是把酸的刺激因素去掉,但是现在已经明确80%的胃溃疡和幽门螺杆菌相关,95%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幽门螺杆菌相关,所以把消化性溃疡当作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传染病,所以杀菌是第一条。只要是球部溃疡,基本上都用杀菌的办法,首先吃两周的杀菌四联疗法,接着就是吃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一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一个月,如果是胃溃疡必须要做活检,因为胃溃疡有可能有恶性的可能性,所以胃溃疡的时间要长,要两个月,两个月以后再复查。
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
王秀珍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胃和十二指肠球部发生炎性反应,坏死、脱落造成的溃疡。胃镜检查和上消化道的钡餐造影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诊断方法。其中胃镜对良恶性溃疡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或者十二指肠粘膜上有圆形的、椭圆形或线性的黏膜缺损,边缘比较光整,底部可能有灰黄色、灰白色的渗出物,周围粘膜充血水肿,但是溃疡的形态改变对其性质的鉴别没有绝对的界限,所以对胃溃疡应该进行常规活检,对不典型或者难愈合的溃疡进行分析。
消化性溃疡可以自愈吗
王秀珍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消化性溃疡是否可以自愈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有一部分的患者在做胃镜的时候会发现胃里有瘢痕,说明轻度的溃疡是可以自愈的。但是消化性溃疡的自愈一般比较慢,需要三个月左右才能痊愈,所以建议患者发现消化性溃疡后,不要等溃疡自愈,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出现并发症。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吃饭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减少零食,且睡前不能进食,日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摄入粗糙、过冷、过热、油炸、辛辣的食物,不宜饮酒、吸烟,还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情绪调整。
消化性溃疡上腹部疼痛的特点
张贵志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一般会在吃饱饭后出现胃部疼痛,所以患者一般不敢吃太多,饮食量少,容易引起消瘦。如果是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会在饥饿情况下出现上腹部疼痛,吃饱后疼痛逐渐减轻或者消失,所以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容易在半夜或者凌晨出现上腹部疼痛。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
邢龙 副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 三甲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抑酸、保护胃黏膜。消化性溃疡指的是发生在消化系统的溃疡,通常以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目前对这种疾病的治疗:一、通过药物口服抑制胃酸分泌,避免溃疡面加重。二、给予粘膜保护剂,促进黏膜的生长。另外根据幽门螺杆菌检查情况,必要时也应当根治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症状
徐俊丽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一医院 三甲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胃溃疡或者十二指肠溃疡。对于消化性溃疡来说,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或者不适。疼痛可有钝痛灼痛、胀痛剧痛或者饥饿的不适感。疼痛时间长,为慢性过程,可数年或者十余年,为周期性疼痛。此外,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有些患者可出现与进餐相关的节律性上腹痛。胃溃疡可以表现为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为饥饿痛,腹痛可以被抑酸药或者抗酸剂缓解。除此以外,还可以表现为腹胀、厌食、嗳气以及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