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7075次浏览
碱性反流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十二指肠液(包括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反流至胃内,引起胃黏膜炎症的一种疾病。
病因包括胃幽门手术破坏了幽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十二指肠液容易反流进入胃;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胃肠功能紊乱、胆囊疾病等也可能引起。
胃幽门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等,改变胃的正常解剖结构,使得幽门括约肌失去作用,无法有效阻挡十二指肠液反流。胃肠功能紊乱时,胃肠蠕动异常,可能促使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胆囊疾病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和储存,也可能增加反流的发生几率。
患者常出现上腹部疼痛、烧灼感、恶心、呕吐胆汁样物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碱性反流液刺激胃黏膜可导致疼痛和烧灼感。恶心、呕吐胆汁样物是其典型表现,这是由于反流的胆汁等进入胃后引起的反射性反应。以上症状可能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通常需要结合症状、胃镜检查、胆汁反流监测等进行综合诊断。医生根据患者的典型症状可初步怀疑。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胃黏膜的炎症表现以及胆汁反流情况。胆汁反流监测则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胆汁反流的程度和频率,为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等,严重者可能需要进一步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有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结合胆汁的药物等,以减轻炎症、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反流。调整生活方式如少食多餐、避免睡前进食、戒烟限酒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对于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纠正解剖异常等。
总之,碱性反流性胃炎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