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2866次浏览
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大多是由于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根据病因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生理因素
一些生理性因素可能会导致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症状出现,例如夜间睡眠、运动员、老年人或者体力劳动者等,患者大多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大多无需治疗,可以定期到正规医院体检,及时监测病情。
二、病理因素
1、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
如果患者有脑膜炎、脑出血或者脑肿瘤等疾病,容易引起颅内压升高,出现血管抑制性虚脱的症状,导致迷走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增高,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症状,患者可以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硫酸阿托品片、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或者氨茶碱片等药物有效缓解缓解迷走神经中枢兴奋性增高导致的窦房阻滞、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缓解哮喘,有利于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患者的恢复。
2、代谢降低
如果患者有重度营养不良、脑垂体功能下降或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可能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导致代谢降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症状,患者大多可以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改善机体代谢功能,有效缓解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症状。
3、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
如果患者出现胃扩张、肠梗阻或者泌尿结石等疾病,可能会导致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刺激机体发生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症状出现,患者可以进行胃肠减压、肠切除肠吻合术或者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法治疗原发疾病,降低反射性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改善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症状。
4、窦房结功能受损
如果患者发生心肌受损、即将临终或者心脏手术停搏前,可能都会导致窦房结功能受损,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的症状,患者可以及时进行吸氧,适当休息,及时调整良好的心态,改善心肌功能,缓解窦性心动过速伴不齐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