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害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1-02

8377次浏览

心肌损害的症状有胸痛、放射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等不适症状。

1、胸痛、放射痛

患者发生心肌损害的情况时,可造成其心脏的功能出现异常,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胸痛的症状,疼痛可向其左肩、左臂、左手指等部位放射,导致患者出现放射痛。

2、心悸

心肌损害导致患者心脏功能障碍,无法向全身供应血液时,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跳速度加快,患者此时可出现心悸的症状。

3、呼吸困难

心脏泵血功能造成患者全身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时,可造成其心脏异常扩张,进而导致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4、头晕

心肌损害导致患者出现脑部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时,可造成其脑组织缺血、坏死,患者可表现为头晕、黑矇等。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心肌损害
心肌损害一般是指患者的心肌细胞受到损伤或坏死后,造成其心肌的功能出现异常的情况。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肌炎症状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心肌炎的症状包括前驱症状、急性期症状、慢性期症状等。 1.前驱症状 心肌炎患者多数在发病前1-3周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喉咙痛、咳嗽等。 2.急性期症状 随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会出现心肌损害的症状,如胸闷、胸前区压迫感、胸痛等。 3.慢性期症状 部分心肌炎患者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常表现为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水肿等。 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尽快就医,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急性心衰和呼吸衰竭的区别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心衰指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区别包括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不同等,具体分析如下: 1.病因不同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与心肌损害、心肌负荷过重等因素有关。呼吸衰竭的发生与呼吸道病变、肺炎、肺不张等因素有关。 2.症状不同 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一般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水肿等。呼吸衰竭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情绪烦躁等。 3.治疗不同 急性心力衰竭发生后,可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盐酸普萘洛尔缓释片、酒石酸美托洛尔胶囊、苯妥英钠片等药物改善心率,缓解不舒服的症状。呼吸衰竭发生后,可通过遵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注射液、硫酸特布他林片等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以加快身体康复。
全心衰可以运动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全心衰一般指全心心力衰竭,全心心力衰竭是否可以运动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 全心心力衰竭是因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心前负荷不足等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而引起的。如果患者处于疾病初期,仅出现咳嗽、心慌等相对较轻的症状,在症状缓解后一般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等较为缓和的方式进行运动。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胸闷、口唇发绀等症状。如果此时运动,常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使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所以一般不建议运动。 患者平时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负重、剧烈运动等行为,可以适当给予氧气吸入,帮助改善疾病症状,有利于病情控制。
充血性心衰是怎么回事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充血性心衰一般指心力衰竭,考虑是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心肌病变等因素所致,具体如下: 1、心脏负荷过重 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贫血等,可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会改变自身结构,以满足心脏泵血需求。长时间心肌结构、功能失去代偿,可引起心力衰竭。 2、心室前负荷不足 缩窄性心包炎、二尖瓣狭窄、限制性心包病等,导致心室前负荷不足,可导致心力衰竭。 3、心肌病变 心肌缺血、心肌炎、肥厚性心肌病、长时间使用心肌毒性药物等因素,可导致心肌损害,造成心力衰竭。
导致心衰的根本原因有哪些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导致心衰的根本原因是心肌损伤,常见容易造成心肌损伤的原因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等。 1、高血压 长时间高血压的患者可能会因为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脏出现代偿,促使心脏结构变化,并最终导致心衰。 2、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因为自身冠状动脉狭窄导致血供不足,常会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形成心肌损害,引发心衰。 3、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因为瓣膜状态异常导致血液回流或者流出受阻,促使心脏长时间受到负荷,可能会引发心衰。
尿毒症并发心衰的原因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指心力衰竭,尿毒症并发心力衰竭的原因包括高血压、贫血、钠水潴留等。 1、高血压 尿毒症患者往往伴随高血压,而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逐渐导致心肌损害和心力衰竭。 2、贫血 由于肾脏功能障碍,尿毒症患者往往伴有贫血。贫血会减少氧供给,使心脏需要更多地工作来弥补缺氧,长时间下来可导致心力衰竭。 3、钠水潴留 尿毒症患者因肾功能损害,无法正确调节体内的钠水平,会导致液体潴留。钠水潴留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引起心力衰竭。
急性心衰可以治好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急性心衰一般指急性心力衰竭。通常无法治愈。 急性心力衰竭是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剧恶化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患者存在心肌损害的情况,且该病呈进行性发展趋势。目前临床手段无法修复已经受损坏死的心肌,也无法彻底阻止心力衰竭进展,所以急性心力衰竭一般无法治好。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饮食上应保持清淡营养、低盐低脂,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心衰时血压高还是低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衰通常是指心力衰竭,发生时血压一般较低。 心力衰竭时心脏无法正常泵血,血液淤积在心脏内,机体外周血量相对减少,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也相对减少,所以发生时机体血液一般是相对较低的。 心力衰竭多是因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等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引起的,患者可使用β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张力药、硝酸酯类药物等进行治疗,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宝宝心脏听起来有呼呼的声音是怎么回事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宝宝心脏听起来有呼呼的声音可能是未发育完善、上呼吸道感染、心肌炎等原因所致。 1、未发育完善 部分宝宝会出现生理性杂音,主要是心脏瓣膜、血管、肌肉等发育不完善所致。生理性杂音通常不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影响,也不需要特殊处理。 2、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原体感染所致,可引起呼吸道炎症,导致肺部产生痰液,在呼吸时会出现呼呼的声音,容易误认为是心脏杂音。 3、心肌炎 心肌炎多数情况下是由感染、自身免疫因素等引起的,炎症刺激心肌组织后,可造成心肌损害,心脏部位可能会有异常的杂音。
红斑狼疮晚期什么症状
郝学喜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红斑狼疮晚期可能会出现多系统严重受损的症状,比如肾脏损害严重、呼吸系统受累、心血管系统异常、神经系统病变、血液系统问题、皮肤和黏膜损害广泛且严重等。 1.肾脏损害严重 红斑狼疮晚期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无尿、水肿、蛋白尿、血尿等,患者需要依赖透析等治疗维持生命。肾脏病变的不断进展会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 2.呼吸系统受累 可引发肺间质病变、肺动脉高压等,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咯血等,严重时会出现呼吸衰竭,使患者面临生命危险。 3.心血管系统异常 如心包炎、心肌损害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增加了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患者可能出现心慌、胸闷、乏力等不适。 4.神经系统病变 可能有癫痫发作、精神障碍、昏迷等表现,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5.血液系统问题 如贫血进行性加重、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明显等,导致患者身体极度虚弱,易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6.皮肤和黏膜损害广泛且严重 可能有大面积的皮肤溃疡、坏死等,不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还会影响外貌,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需要强调的是,红斑狼疮患者如果能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并定期随访,是可以延缓病情进展、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新生儿心肌损害是怎么回事
童鹏 副主任医师
鄂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新生儿如果出现心肌损害,主要是由于刚刚出生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并不成熟,对外界的感染免疫力比较低。如果在出生时出现缺氧以及窒息或者羊水吸入,都会导致心肌损害。可以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以及心肌酶等相关检查进行诊断。如果患有心肌炎患儿心率过快,同时频繁哭闹或者嗜睡、反应降低。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心肌损害的治疗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损害主要针对不同的原发疾病进行处理。如果是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心肌损害,尽快给予再灌注治疗,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从而减少心肌坏死的面积。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心肌损害,需积极地控制血压,长期给予抑制心肌重构的药物。如果是糖尿病引起心肌损害,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避免长期血糖过高,导致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损害怎么治疗
齐玉波 副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损害的治疗,主要是纠正心肌缺血、缺氧,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同时,去除引起心肌损害的病因,如控制好三高因素刺激、改善冠状动脉狭窄缺血、营养心肌等治疗。如果患者有心衰,可以进行利尿扩血管治疗,应用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如果糖、维生素C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有硝酸甘油,同时需要配合吸氧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