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1-02
1464次浏览
肾病综合征患者之所以会出现凹陷性水肿,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蛋白尿导致蛋白丢失:
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大量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从而使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渗透到组织间隙,是引发水肿的主要原因。
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主要由白蛋白维持,当白蛋白减少时,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会从血管内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
2.水钠潴留: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水钠排泄减少,体内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水钠潴留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脏,增加水的重吸收,导致尿量减少,加重水钠潴留,进而引起水肿。
3.内分泌变化:
醛固酮增多: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的醛固酮水平升高,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的作用,可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血管内皮素分泌增加:血管内皮素具有收缩血管、促进水钠潴留的作用,肾病综合征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素分泌增加,也会加重水肿。
4.其他因素:
高脂血症: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也会影响组织液的回流,导致水肿。
营养不良: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蛋白质丢失,同时食欲减退、摄入不足,会出现营养不良,影响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和维持,加重水肿。
总之,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凹陷性水肿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需要注意休息、低盐饮食、补充蛋白质等,以减轻水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