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8
5504次浏览
肝硬化出现便血可能与门静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合并痔疮等有关,根据相关原因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结构异常,导致门静脉部位的血流进入肝脏的阻力增加,促使门静脉内的压力升高,就容易出现食管、胃底部位血管破裂出血,进而引发便血。
患者在生活中应当注意多休息,同时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以免静脉曲张程度加重。同时,可以遵医嘱使用奥曲肽、普萘洛尔、螺内酯等药物,减少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出血。除此之外,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当立即进行手术治疗,降低门静脉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2、凝血功能障碍
肝硬化患者由于自身缺乏凝血因子,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就容易出现便血症状。
患者应当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止血作用。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有助于凝血功能的恢复。对于肝硬化终末期的患者,可以进行肝脏移植手术以改善相应症状。
3、合并痔疮
肝硬化患者合并痔疮时,因为粪便不断摩擦痔核,导致痔核表面破裂,患者就容易出现便血的症状。
患者应当注意清淡饮食,同时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并进行温水坐浴、提肛运动等,能够促进痔疮的回缩。同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痔疮膏、痔疮栓、槐角丸等药物,也能够帮助消肿,从而改善症状。除此之外,对于痔疮便血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通过手术治疗将痔核切除,以消除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