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湿热有什么症状表现

发布于  2025-01-02

7056次浏览

肝胆湿热的症状包括胁肋灼热胀痛、食欲不振、身目发黄等。

1、胁肋灼热胀痛

当湿热蕴结于肝胆时容易导致其疏泄功能失常、气机不畅,进而可引起胁肋灼热胀痛。

2、食欲不振

肝胆湿热患者因湿热内阻容易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其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厌油腻和恶心、呕吐等症状。

3、身目发黄

肝胆湿热会导致肝胆疏泄失常,使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异常,当胆汁外溢后可引起身目发黄,表现为眼睛发黄、皮肤和黏膜发黄、小便发黄等。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是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的病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胁痛是指身体哪个部位
田鲜美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胁痛是指身体的侧胸部区域所出现的疼痛感。 中医认为,胁痛主要指的是身体单侧或双侧肋骨区域的疼痛感。这一区域具体为侧胸部,自双侧腋窝以下至第十二肋骨的部位,是少阳经循行的主要区域,与肝胆相应。胁痛的发生,多与肝胆疾病及其经脉的病变有关,如肝气郁结、肝胆湿热等均可导致胁痛。此外,外伤、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也可能引发胁痛,表现为胀痛、隐痛、刺痛等多种疼痛形式。 因此,对于胁痛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在中医师的辩证下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
口干、口苦、口臭吃什么药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口干、口苦、口臭患者需要遵从医生的说明使用龙胆泻肝丸、维生素C片等药物。 1.龙胆泻肝丸 此药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适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症状。对于因肝胆实火上攻引起的口干、口苦、口臭症状,龙胆泻肝丸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2.维生素C片 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机体将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提高铁的吸收利用率,预防缺铁性贫血。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C也有助于改善口臭情况,因为维生素C能够增强口腔免疫力,减少细菌滋生。
治疗肝脏的穴位在什么地方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肝脏的穴位包括期门穴、肝俞穴、太冲穴等,其位置需要分别阐述。 1、期门穴 期门穴是肝经募穴,位于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如果存在肝气郁结、胆结石等病症,适当理疗可以减轻不舒服的症状。 2、肝俞穴 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的功效,位于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可以辅助治疗肝炎、胆囊炎等病症。 3、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可以平肝息风、清热利湿,能够辅助治疗肝胆湿热。
中药栀子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中药栀子泡水喝的功效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 1、泻火除烦 中药栀子性寒,归心经,具有泻火除烦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热病引起的心烦、躁扰不宁等症状。对于改善三焦火邪引起的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状也有一定的帮助。 2、清热利湿 中药栀子还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肝胆湿热引起的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小便黄等症状。 3、凉血解毒 栀子具有凉血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火毒疮疡、红、肿、热、痛等病症。
治疗牙髓炎的中成药有哪些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牙髓炎一般是由肾阴不足、脾胃虚弱、肝胆湿热等原因所致,需对因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1、肾阴不足 患者需遵医嘱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大补阴丸等药物,能够滋阴补肾,改善肾阴不足引起的牙髓炎。 2、脾胃虚弱 患者需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六君子丸、四君子合剂、香砂养胃丸等药物,能够补脾益气,改善脾胃虚弱。 3、肝胆湿热 患者需遵照医生的说明服用茵陈五苓丸、龙胆泻肝丸、利胆片等药物,能够利胆清热,减轻对牙髓的刺激。
中药鸦胆子的作用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中药鸦胆子的作用包括清热解毒、截疟、止痢等。 1、清热解毒 中药鸦胆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对肝胆湿热引起的不舒服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截疟 中药鸦胆子具有截疟作用,对于各种类型的疟疾都有一定的治疗和缓解功效。 3、止痢 中药鸦胆子还具有一定的止痢作用,对于毒热血痢、便下脓血等症均有一定的缓解功效。 由于此药性寒,所以不建议脾胃虚弱、胃肠出血者服用此药。
中药栀子的功效
李静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中药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功效。 1、泻火除烦 栀子苦寒清降,能够清泻三焦火邪,对于热病心烦、郁闷躁扰等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可帮助消除因火热内扰导致的烦躁不安情绪,使心神得以安宁。 2、清热利湿 栀子能清利下焦肝胆湿热,可用于湿热黄疸、小便短赤涩痛等病症。其苦寒之性有助于清热祛湿,促进湿热之邪的排出,改善黄疸及小便异常等表现。 3、凉血解毒 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证,以及热毒疮疡等。栀子的清热凉血作用能缓解血热症状,减少出血的发生,同时对于热毒引起的疮疡也有一定的解毒消肿之效。 在使用栀子时,需注意其苦寒之性,脾胃虚寒者应慎用。同时,应遵循医嘱合理使用,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清三焦火的中成药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清三焦火的中成药有黄连上清丸、龙胆泻肝丸等。 1、黄连上清丸 黄连上清丸具有散风清热、泻火止痛的功效。它可以清上焦之火,对于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口舌生疮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其成分中的黄连、黄芩等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连翘、菊花等可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2、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能清肝胆,利湿热。主要用于清肝胆之火,对肝胆湿热引起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表现有改善效果。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能清泻肝胆实火;黄芩、栀子等也助其清热泻火之力。 在使用这些中成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的剂量服用,避免过量用药。其次,要注意药物的禁忌证,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慎用。此外,在用药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治疗耳鸣的中成药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治疗耳鸣的中成药有耳聋左慈丸、龙胆泻肝丸等。 1.耳聋左慈丸 耳聋左慈丸具有滋肾平肝的功效。对于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常伴有头晕、腰膝酸软等表现有一定疗效。其通过滋补肝肾之阴,来改善耳部的不适症状。 2.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主要用于肝经湿热引起的耳鸣。这类耳鸣往往突发,声音较大,患者可能还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等表现。它能清泻肝胆湿热,从而缓解耳鸣症状。 在使用中成药治疗耳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耳鸣的病因和类型,对症用药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其次,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使用,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同时,若耳鸣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膀胱湿热吃什么中成药
王斌 副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膀胱湿热可以吃八正合剂、龙胆泻肝丸等中成药。 1.八正合剂 八正合剂具有清热、利尿、通淋的功效。其中的木通、车前子等成分能起到利尿祛湿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因膀胱湿热导致的小便频数、尿急、尿痛等症状。 2.龙胆泻肝丸 龙胆泻肝丸主要功效为清肝胆、利湿热,适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湿热带下、膀胱湿热等症状。其成分包括车前子、柴胡、炙甘草、栀子等,能有效缓解膀胱湿热引起的不适。 在使用这些中成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包括用药剂量和疗程;二是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症状是否改善以及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 三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肝胆湿热口苦吃什么药
刘成全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肝胆湿热是常见症状,肝胆湿热在临床上主要可以见到面黄、口苦、纳呆、腹胀、大便粘滞不爽等。男同志可以表现为睾丸湿热,女同志可以伴随出现白带黄、外阴瘙痒等不适症状。常用的方子可以采用龙胆泻肝丸,除了药物治疗以外,平时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比如煮薏米、红小豆包括喝点蒲公英茶等,都可以有很好的治疗肝胆湿热的效果。
肝胆湿热什么症状
张章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肝胆湿热是中医常见症型,肝经和胆经出现湿热,一般会出现脾虚、脾气暴躁、腹胀、胸痛、发热、口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男性还会出现阴囊湿疹,女性可能会伴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的症状。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在温度变化时出现头晕的症状,也有可能和肝胆湿热有关。
肝胆湿热是怎么造成的
邹方鹏 副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肝胆湿热可以由以下原因引起:一、如果患者外感湿热之邪,这时可以出现肝胆湿热表现。二、如果患者平时多吃辛辣刺激或肥甘厚腻食品,以上食品可以生湿化热,引起肝胆湿热表现。三、如果患者有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得到运化,郁久化热,故有肝胆湿热表现。
怎么治疗肝胆湿热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从中医的角度上讲,肝胆湿热病人通常会出现胸闷、腹胀,都是黄疸表现,所以治疗肝胆湿热主要以清热、清肝利胆、疏肝为主,这一类人平时可以吃些中成药,比如龙胆泻肝丸,在饮食方面多吃清热利湿食物,比如空心菜、黄瓜、绿豆、薏仁、冬瓜、黄豆之类,而且不要吃辛辣刺激辛热性食物,养成良好锻炼习惯,这样可以帮助体内消耗多余水分,有良好祛湿清热功效。
肝胆湿热怎么治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可以多吃清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白菜、黄瓜、绿豆、莲子、冬瓜、红豆,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生活中养成锻炼的习惯,可以帮助体内消耗过多的水分,有良好的清热除湿功效。还可以服用清肝利胆,祛湿清热的药物。肝胆湿热主要表现是口苦、小便色黄、白带多、白带色黄、阴部瘙痒、舌苔黄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