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1264次浏览
艾灸足三里穴、中脘穴、丰隆穴、脾俞穴等位置有助于排湿气。
1.足三里穴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健穴位。艾灸足三里可以调节脾胃功能,脾胃运化正常,有助于湿气的排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当脾胃功能良好时,能更有效地将体内的湿气运化出去,从而减少湿气在体内的积聚。
2.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艾灸中脘穴能够温中散寒、和胃健脾。中脘穴对于调理胃肠功能有显著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湿气困阻中焦所导致的不适,使湿气得以消散。
3.丰隆穴
是祛痰湿的要穴。艾灸丰隆穴可化痰祛湿、通经活络。体内湿气较重时往往容易形成痰湿,通过艾灸丰隆穴,能促进痰湿的化解和排出,对于湿气引发的肢体困重、头晕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4.脾俞穴
在背部。艾灸脾俞穴可增强脾的功能,促进脾的运化。脾主运化水湿,刺激脾俞穴能提升脾的运化能力,使湿气能够顺利地被转化和排泄,进而改善体内湿气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