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7
1505次浏览
腰椎滑脱可能是因为创伤、退变性因素、病理性骨折、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先天性发育不良等因素导致的,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一.病因
1.创伤
急性外伤、后伸性外伤产生急性骨折可导致腰椎滑脱,这种情况多见于搬运重物、举重、足球、体育训练等活动中。
2.退变性因素
长时间持续的下腰不稳或应力增加,使相应的小关节磨损,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逐渐发生滑脱。这种滑脱通常伴有腰椎管狭窄,多发生于50岁以后。
3.病理性骨折
由于全身或局部肿瘤或炎症病变,累及椎弓、峡部、关节突,使椎体后结构稳定性丧失,发生病理性滑脱。
4.疲劳骨折或慢性劳损
长期站立或重复动作导致下腰椎负重较大,长期反复作用可导致疲劳性骨折及慢性劳损损伤。
5.先天性发育不良
腰椎在发育时,若椎体及椎弓骨化中心未能正常愈合,则可能导致先天性峡部崩裂不连,引起腰椎滑脱。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2-3天,禁止增加腰部负重的活动,如提重物、弯腰等。
2.药物治疗
口服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洛索洛芬等。同时,配带腰围、支具,减轻腰部负担,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
适用于出现神经症状,且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法有多种,如后路滑脱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等。手术患者的恢复和保养期较长,需避免重事、损伤腰椎的动作和身体幅度大的动作。
腰椎滑脱需细心照料,避免重负弯腰,适当锻炼增强腰背肌,温暖护腰,多休息,保持良好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