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8
5626次浏览
艾灸后当病人皮温逐渐恢复正常,再吃饭或再做任何事情皆可,正常为1个小时的时间。艾灸是经过燃烧艾叶产生的温热刺激,作用于经络腧穴,即从皮部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功效就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化瘀、行气、固色,升阳举陷,只要有适应症即可施行艾灸。艾灸一般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过饱、过饥时都不能做,因为此时气血虚弱,血归于胃的状态。如果并不是空腹状态下,艾灸之后皮温会高,当皮温逐渐恢复正常,约1小时左右可进行进食或洗澡等活动。艾灸后首先需要注意保暖,防止风寒,艾灸以后毛孔张开,外邪容易侵入,如果吹风受凉或者凉水洗澡,容易造成寒邪入侵因此造成疾病的产生。注意要多饮水,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还可以促进病理物质代谢产物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