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6
6739次浏览
心律失常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药,常见药物有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钙通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都有副作用,患者应遵医嘱用药,特殊人群需谨慎。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休息,避免诱因,严重时应及时就医。
1.钠通道阻滞剂
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等,可减慢心脏传导速度,降低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2.β受体阻滞剂
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律失常。
3.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
如胺碘酮、索他洛尔等,可延长心房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降低自律性,减少折返激动。
4.钙通道阻滞剂
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可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从而治疗心律失常。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应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等,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除了药物治疗外,心律失常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作。如果心律失常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