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16
7840次浏览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由相关基因CAG三核苷酸重复扩展突变致异常蛋白聚集损伤神经细胞引发,有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等表现,靠家族史询问、神经系统检查、基因检测诊断,无根治法,对症支持治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编码ataxin蛋白等的相关基因发生CAG三核苷酸重复扩展突变所致。不同类型的SCA相关基因不同,例如SCA1基因定位于6p23,编码ataxin-1蛋白;SCA2基因位于12q24.1,编码ataxin-2蛋白等。突变导致异常蛋白的产生,这些异常蛋白会在神经细胞内聚集,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逐步损伤小脑、脑干、脊髓等部位的神经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共济失调表现:患者早期多出现步态不稳,走路时左右摇晃,如同醉酒步态,随着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肢体协调运动障碍,表现为拿东西不稳、精细动作困难,例如不能准确用手指点自己的鼻尖等。
其他神经系统表现
眼球运动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球震颤,尤其是水平性眼球震颤较为常见,还可能有眼球运动范围受限等情况。
构音障碍: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呈吟诗样或爆发性语言。
锥体束征: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锥体束受损的表现。
其他系统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周围神经损害、锥体外系症状(如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障碍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尿频、尿急、出汗异常等)等,但不同亚型的SCA临床表现可能会有一定差异。
诊断方法
家族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的患者,因为SCA大多具有遗传家族史。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神经系统查体,观察患者的共济运动、眼球运动、反射等情况。
基因检测:是确诊SCA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相关致病基因进行检测,发现是否存在CAG三核苷酸重复扩展突变,从而明确具体的SCA亚型。
治疗与康复
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例如对于共济失调导致的平衡障碍,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平衡能力;对于构音障碍,可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目前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缓解症状,如使用丁螺环酮等药物可能对部分患者的共济失调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期发病的SCA患者,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对其运动、认知等多方面发育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密切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并且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支持和关怀。同时,遗传咨询对于有家族史的家庭非常重要,帮助家族成员了解疾病的遗传风险,进行产前诊断等相关优生优育指导。
成年患者:成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因共济失调导致跌倒等意外损伤。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合理安排活动,避免从事高危工作或活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家人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患者尽可能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