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8
4297次浏览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的一组疾病,主要依据血压测量及蛋白尿检测诊断,孕妇自身如初产妇、年龄异常、肥胖及有基础病史者和多胎妊娠等妊娠相关因素为危险因素,饮食管理限钠保营养、适度运动、休息心理调节是是非药物干预,高龄、肥胖、有家族史者有特殊注意事项,医疗干预需谨慎选对胎儿影响小药物优先非药物干预以保障母婴健康。
一、定义与分类
妊娠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等。妊娠期高血压指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子痫前期分为轻度(妊娠20周后出现血压升高,伴蛋白尿≥0.3g/24h或随机蛋白尿阳性)和重度(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10mmHg,蛋白尿≥2.0g/24h等多器官功能受损表现);子痫则是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二、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血压测量及蛋白尿检测等。血压需非同日多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为血压升高;蛋白尿通过尿常规或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0.3g为异常。
三、危险因素
1.孕妇自身因素:初产妇、年龄<18岁或>35岁、肥胖(体重指数BMI≥30)、有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基础病史者风险较高。2.妊娠相关因素:多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也增加发病风险。
四、非药物干预与管理
1.饮食管理:保证均衡营养,限制钠盐摄入(每日<6g),但需避免过度限盐致营养不良,同时确保蛋白质等必要营养物质摄入。2.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等,避免剧烈运动,可帮助控制体重及血压。3.休息与心理调节:保证充足睡眠(每日≥7小时),保持心情舒畅,减轻精神压力,有利于血压控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年龄>35岁的孕妇需更密切监测血压、蛋白尿及胎儿发育情况,增加产前检查频率,因高龄妊娠相关并发症风险更高。2.肥胖孕妇:需科学管理体重,避免体重过度增长加重血压负担,可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运动计划。3.有家族史者:有妊娠高血压家族史的孕妇应加强产前检查,从妊娠早期开始关注血压变化,早期发现异常并干预。
六、医疗干预原则
药物治疗需谨慎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拉贝洛尔等,用药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以患者舒适度为考量标准,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低龄儿童相关用药禁忌等情况,始终以保障母婴健康为核心目标进行综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