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2
4308次浏览
小孩痢疾由志贺菌感染引起,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有普通型、轻型、中毒型,普通型起病急有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轻型症状轻;中毒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可致严重表现;慢性超2个月有反复发作症状及消瘦等表现,不同年龄症状有差异,不注意饮食卫生易引发,有接触史或在高发区需密切关注,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婴幼儿疑痢疾要尽快就医,护理要保证水分摄入和臀部清洁。
急性痢疾
普通型(典型)痢疾:起病较急,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9℃左右甚至更高,同时伴有腹痛、腹泻,起初为稀便,随后很快转变为黏液脓血便,每天排便次数可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患儿还会有里急后重感,即有强烈的排便意愿,但每次排便量很少。
轻型(非典型)痢疾:症状相对较轻,发热不明显或体温轻度升高,腹泻次数较少,每天数次,大便稀,可带有少量黏液,一般没有脓血,里急后重症状也不显著,容易被忽视。
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患儿会突然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之后才出现腹泻、痢疾样大便。该型病情凶险,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等严重表现,如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皮肤发花、血压下降、意识障碍、惊厥等。
慢性痢疾:通常是急性痢疾迁延不愈导致,病程超过2个月,患儿会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大便常有黏液或少量脓血,身体可能会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表现,生长发育也可能受到影响。
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小孩患痢疾时症状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中毒型痢疾相对更易发生且病情变化更快。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饮食卫生,如食用被志贺菌污染的食物、水源等,容易引发痢疾。对于有痢疾接触史或处于痢疾高发地区的小孩,更要密切关注其是否出现相关症状。如果小孩出现上述类似痢疾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婴幼儿,一旦怀疑痢疾需尽快就医,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快,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在护理方面要注意保证患儿充足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同时注意臀部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发生红臀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