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10-22
1312次浏览
宝宝痢疾有不同临床表现,腹泻明显且多为黏液脓血便,有发热、精神状态改变、腹痛等全身和局部症状,婴儿期全身症状更明显且脱水易较快出现,幼儿期能表达不适但病情发展也需重视,若出现并发症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相关表现。
一、临床表现
(一)腹泻情况
宝宝痢疾时腹泻较为明显,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甚至更多。大便性状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痢疾比较典型的表现,粪便中可见黏液、脓血,外观呈胶冻样。例如一些研究显示,痢疾患儿的大便常规检查中往往能发现较多的白细胞、红细胞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宝宝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甚至更高。这是因为痢疾杆菌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引起发热。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对发热的耐受程度不同,小婴儿可能发热表现不典型,但也会有体温波动或精神状态改变等情况。
2.精神状态改变:宝宝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这是由于疾病导致身体不适以及毒素的影响,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吃奶量减少等。例如,有研究观察到痢疾患儿在发热、腹泻的同时,精神状态较患病前有明显下降。
(三)局部症状
1.腹痛:宝宝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安,尤其是在排便前可能会有阵发性的哭闹,这是因为肠道蠕动增强,炎症刺激肠道神经引起腹痛。不同年龄的宝宝表达腹痛的方式不同,幼儿可能会用手捂住肚子等动作来示意。
二、不同年龄段表现差异
(一)婴儿期(0-1岁)
婴儿痢疾时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除了上述发热、腹泻、精神萎靡等表现外,由于婴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腹泻可能会导致脱水症状出现较快,如皮肤干燥、囟门凹陷、尿量减少等。而且婴儿对感染的耐受能力较差,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迅速,需要密切观察。
(二)幼儿期(1-3岁)
幼儿能够表达一些不适,可能会明确表示腹痛等情况,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黏液脓血便的表现相对较容易被家长察觉。但幼儿的免疫系统仍在发育中,病情发展也需要家长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三、并发症相关表现(若出现并发症)
(一)脱水
如果腹泻和呕吐严重,宝宝可能会出现脱水相关表现,除了前面提到的皮肤干燥、囟门凹陷、尿量减少外,还可能出现眼窝凹陷、口唇干燥等。对于小婴儿来说,脱水可能会导致前囟凹陷明显,精神极度萎靡。
(二)电解质紊乱
长期腹泻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等。低钠时宝宝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嗜睡、抽搐等表现;低钾时可能会出现腹胀、四肢无力、心律失常等情况,年龄较小的宝宝可能以精神反应差、肌张力低下等为主要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