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及药物治疗,非手术有盆底肌训练(各年龄段尿失禁者可试,尤适轻度等,行凯格尔运动)、膀胱训练(适排尿规律紊乱者,渐延长排尿间隔)、电刺激治疗(适盆底肌功能障碍尿失禁者,专业机构由医护操作);手术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经非手术不佳者,置悬吊材料增尿道阻力)、膀胱颈悬吊术(适特定类型尿失禁,悬吊膀胱颈周围组织);药物有α受体激动剂(适轻度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刺激尿道平滑肌α受体增阻力但有副作用)、抗胆碱能药物(适急迫性尿失禁伴尿频尿急者,抑制膀胱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但有副作用),特殊人群老年、产后、儿童尿失禁治疗各有注意要点。
盆底肌训练: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尿失禁患者均可尝试,尤其适用于轻度尿失禁及产后、术后等人群。
具体方法:凯格尔运动是常见的盆底肌训练方法,患者可自主收缩盆底肌肉(类似憋尿时的肌肉收缩),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3-4次。长期坚持盆底肌训练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尿失禁症状。
膀胱训练:
适用人群:适用于有排尿规律紊乱的尿失禁患者。
具体方法:首先记录排尿时间,然后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例如开始时每1-2小时排尿一次,之后慢慢延长至每2-3小时排尿一次,通过训练逐渐增加膀胱容量,改善排尿控制能力。
电刺激治疗:
适用人群:对于一些因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尿失禁患者适用,尤其适合不能进行自主盆底肌训练的人群,如部分老年患者。
具体方法:利用电极产生的电流刺激盆底肌肉,促进盆底肌收缩,增强盆底肌功能,一般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由医护人员操作进行。
手术治疗
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适用人群: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经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具体原理: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悬吊材料,增加尿道阻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
膀胱颈悬吊术:
适用人群:适用于一些特定类型的尿失禁患者,如因膀胱颈解剖结构异常导致的尿失禁。
具体原理:将膀胱颈周围组织进行悬吊,调整膀胱颈的位置和角度,以恢复正常的排尿控制功能。
药物治疗
α受体激动剂:
适用人群:适用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
作用机制:通过刺激尿道平滑肌α受体,增加尿道阻力,从而改善尿失禁症状,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抗胆碱能药物:
适用人群:适用于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即伴有尿频、尿急症状的尿失禁患者。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膀胱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缩,延长膀胱充盈时间,改善尿急、尿频等症状,但可能会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患者在治疗尿失禁时需更加关注药物的副作用及身体耐受性,选择治疗方法时要综合考虑其身体状况;产后女性进行盆底肌训练时需在医生指导下正确进行,避免因错误训练导致不良后果;儿童尿失禁需特别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及简单的干预措施,如调整排尿习惯等,若为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儿童尿失禁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