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按摩前需准备温暖安静环境并洗净双手,具体按摩步骤包括揉眉头、攒竹穴等一系列穴位及推揉面颊部等,不同人群按摩有注意事项,一般每天按摩2-3次,每次15-20分钟,1-2周为一疗程,若按摩中出现严重不适或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
一、按摩前准备
环境:选择温暖、安静的环境,避免直接吹风,以防面瘫症状加重。
手部清洁:按摩前要洗净双手,保持手部卫生,防止细菌等感染面部。
二、具体按摩步骤
(一)揉眉头
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双侧眉头处,适当用力揉按1-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此操作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有助于改善面部神经的气血运行。
(二)揉攒竹穴
攒竹穴位于眉头凹陷中,双手拇指螺纹面分别按在双侧攒竹穴上,轻轻揉动约1分钟,能缓解眼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对面瘫引起的眼部不适有一定改善作用。
(三)揉鱼腰穴
鱼腰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用双手拇指或食指螺纹面按于双侧鱼腰穴,揉按1分钟左右,可放松眼部与面部中间区域的肌肉。
(四)揉丝竹空穴
丝竹空穴在眉梢凹陷处,用双手拇指或中指指端放在双侧丝竹空穴上揉按约1分钟,能帮助舒缓眉梢及眼部周围的肌肉状态。
(五)揉太阳、阳白穴
太阳穴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阳白穴在瞳孔直上,眉上1寸处。用双手拇指分别揉按双侧太阳和阳白穴,各约1分钟,可促进面部相关区域的气血流通。
(六)揉四白穴
四白穴在眶下孔处,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于双侧四白穴,揉按约1分钟,能改善面部下方区域的气血供应。
(七)揉迎香穴
迎香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于双侧迎香穴,揉按1-2分钟,可调节鼻部及周围面部肌肉的功能。
(八)推揉面颊部
双手掌分别放在面部两侧,从下颌部开始,向上推揉至颧骨部,再向耳前方向推揉,反复操作3-5分钟,力度适中,以面部有发热感为佳,能促进面部整体的气血循环。
(九)揉地仓穴
地仓穴在口角旁约0.4寸处,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于双侧地仓穴,揉按约1分钟,有助于改善口角部位的肌肉功能。
(十)揉颊车穴
颊车穴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处。用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双侧颊车穴,揉按约1分钟,可缓解咀嚼相关肌肉的问题,对面瘫导致的咀嚼不适等有帮助。
(十一)揉下关穴
下关穴在耳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用双手食指分别按于双侧下关穴,揉按约1分钟,能调节面部下方与耳部附近的经络气血。
三、不同人群按摩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面瘫时按摩力度要轻柔,因为儿童面部肌肉、神经等相对娇嫩。家长在操作时要更加小心,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若儿童出现明显不适要立即停止。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较为松弛,骨质也相对疏松,按摩时手法要轻柔,避免用力过猛造成损伤。同时,老年人若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按摩时要注意血压变化,若出现头晕等不适要停止按摩并咨询医生。
孕妇:孕妇面瘫按摩时要谨慎,尤其是腹部附近相关区域的按摩要避免,按摩力度也不宜过大,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防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四、按摩频率与疗程
一般来说,每天可进行2-3次按摩,每次按摩上述步骤15-20分钟左右。一个疗程可先设定为1-2周,然后根据面瘫恢复情况调整后续疗程。但如果在按摩过程中面部出现严重不适或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