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寒咳嗽需从多方面处理,包括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适时增添衣物做好保暖;饮用温热饮品、吃清淡易消化食物调整饮食;保证充足休息、调整体位休息;可通过艾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理疗辅助;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一、保暖措施
环境温度:处于寒冷环境中易加重受寒咳嗽,应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0℃-25℃左右较为合适,避免再次受冷刺激。对于儿童,因其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更需注意室内温度稳定,可使用空调等设备调节。
增添衣物: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增添衣物,尤其要注意颈部、胸部、足部的保暖。例如,外出时可佩戴围巾、帽子,穿上厚袜子等。儿童活动量相对较大但易出汗,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因出汗后吹风导致受寒加重咳嗽。
二、饮食调整
温热饮品:多饮用温热的饮品,如温开水、生姜红糖水等。温开水能湿润呼吸道,缓解因受寒引起的咳嗽不适;生姜红糖水有驱寒暖身的作用,对于受寒导致的咳嗽有一定的辅助缓解效果。但儿童饮用时要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
清淡易消化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软面条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症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选择饮食时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小米粥等应避免额外添加过多糖分。
三、休息与体位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身体的自我修复。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则需要更长时间的睡眠,年龄越小睡眠时间相对越长。
调整体位:休息时可适当调整体位,如夜间咳嗽较重时,可采取半卧位或抬高上半身的姿势,这样有助于减轻呼吸道的分泌物对气管的刺激,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儿童,家长可帮助其调整合适的体位,确保呼吸通畅。
四、中医理疗辅助
艾灸:可选取大椎、肺俞等穴位进行艾灸。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肺俞穴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有温通经络、散寒止咳的作用。但艾灸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儿童皮肤娇嫩,更要谨慎操作。
推拿按摩:对于成人可进行简单的推拿按摩,如按揉风池穴、合谷穴等。风池穴位于后颈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通过按揉这些穴位能起到一定的疏散风寒、止咳的效果。儿童进行推拿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由专业人员操作更为安全。
五、就医情况
及时就诊:如果受寒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咳嗽加重、咳痰带血、发热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例如,老年人本身可能有基础疾病,受寒后咳嗽易加重基础疾病,更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胸部X线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受寒咳嗽的处理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缓解症状并促进身体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