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上长湿疹需从多方面护理治疗,要避免刺激因素,做好皮肤保湿,局部合理用药,调整环境,注意饮食,若情况不佳及时就医并监测。具体包括避免搔抓、接触刺激性及过敏物质;用温和保湿霜多次涂抹;遵医嘱用合适局部药物,有渗出用硼酸溶液湿敷;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清洁;母乳喂养母亲及辅食添加孩子注意饮食;湿疹久未改善或加重及时就医并监测变化。
一、避免刺激因素
小孩手上长湿疹,首先要避免各种刺激因素。比如要防止孩子搔抓手部,因为搔抓会加重湿疹的症状,可能导致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还要注意避免接触刺激性的物质,像碱性过强的肥皂、洗涤剂等,这些物质会破坏手部皮肤的屏障功能,从而加重湿疹。另外,也要避免让孩子接触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如某些化纤材质的衣物等。
二、皮肤保湿护理
做好皮肤保湿是很重要的。可以使用温和的保湿霜或润肤剂,比如含有凡士林等成分的产品。因为手部皮肤保湿良好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缓解湿疹症状。一般建议每天多次涂抹保湿产品,特别是在洗手后、接触水之后等皮肤容易干燥的时候,及时涂抹保湿剂能保持皮肤的水分,减轻湿疹带来的不适。对于婴幼儿来说,选择无刺激、温和的婴儿专用保湿产品更为合适,这类产品经过了更多安全性测试,能更好地保护孩子娇嫩的皮肤。
三、局部药物治疗
如果湿疹比较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局部药物。例如弱效的糖皮质激素药膏,像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但要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因为低龄儿童皮肤薄嫩,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风险。还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等,不过这类药物对于低龄儿童的使用需要谨慎评估。另外,对于有渗出的湿疹,可以使用3%硼酸溶液进行湿敷,能起到收敛、减少渗出的作用。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都需要先咨询医生,根据孩子湿疹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及使用方法。
四、环境因素调整
要注意调整孩子所处的环境。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一般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湿度在50%-60%比较合适。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对孩子手部湿疹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要经常清洁孩子的床单、被罩等贴身物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减少尘螨等过敏原的存在,因为尘螨也可能诱发或加重湿疹。
五、饮食注意事项
对于饮食方面,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母亲要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这些食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孩子,导致湿疹加重。如果孩子已经添加辅食,要注意观察孩子对各种食物的反应,避免给孩子食用易过敏的食物,如某些坚果、牛奶、鸡蛋等,在添加新的食物时要遵循少量添加、逐步观察的原则。
六、就医评估与监测
如果孩子手上的湿疹长时间没有改善或者有加重的趋势,如出现明显的红肿、化脓、渗液增多等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就医。医生会进行更详细的评估,可能会做一些相关检查来明确湿疹的具体情况,并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家长要密切监测孩子湿疹的变化情况,包括症状的严重程度、范围等,以便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促进孩子湿疹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