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神经性耳鸣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方法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改善生活方式和治疗基础疾病;药物治疗有改善内耳循环和神经营养药物;其他治疗有高压氧和耳鸣习服疗法;儿童、老年、妊娠期患者治疗各有特殊注意事项。
治疗基础疾病:若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不稳定可能影响内耳血液循环,从而加重耳鸣,通过规范的降压治疗使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有利于改善内耳血供;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会导致神经病变等,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可延缓病情进展,对耳鸣的改善有帮助。
药物治疗
改善内耳循环药物:银杏叶制剂等可改善内耳血液循环,增加内耳供氧,临床研究表明其对部分血管神经性耳鸣患者有一定疗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耳鸣症状。
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等B族维生素类药物可营养听神经,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对于因神经损伤等因素导致的血管神经性耳鸣有一定作用,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能改善耳鸣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减轻耳鸣症状。
其他治疗方法
高压氧治疗:通过提高血氧分压,增加血氧含量,改善内耳缺氧状态,促进内耳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适用于内耳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血管神经性耳鸣患者,一般需要多个疗程的治疗,每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压力、时间等有严格规范。
耳鸣习服疗法:包括声音治疗和心理咨询等。声音治疗是让患者逐渐适应耳鸣相关的声音,降低对耳鸣的感知;心理咨询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耳鸣,缓解因耳鸣带来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该疗法需要患者长期配合,对于减轻耳鸣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积极作用,尤其对长期受耳鸣困扰、存在心理负担的患者效果较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血管神经性耳鸣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谨慎处理。儿童的内耳等器官处于发育阶段,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药物治疗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神经发育的药物,一般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改善生活环境、减轻压力等,若需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谨慎使用。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血管神经性耳鸣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例如老年患者多有心血管疾病,在使用改善内耳循环药物时要注意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在进行高压氧治疗时要评估其心肺功能等是否能耐受高压环境。同时,老年患者对耳鸣的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来配合治疗。
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女性患血管神经性耳鸣时,治疗需格外谨慎。药物使用要充分权衡对胎儿的影响,一般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症状,若必须使用药物,要在妇产科和耳鼻喉科医生的共同评估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