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丘疹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潴留性囊肿,好发于面部,尤其是眶周部位,皮损特点表现为黄色或白色坚实的丘疹,表面光滑,直径约2mm左右,不相互融合,正常无自觉症状,不伴随痒痛。最佳的方法是局部用酒精或者碘伏消毒之后,用无菌的一次性注射器挑破表面,挤出里面的黄白色小颗粒,局部外擦碘酒或者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等抗炎的药膏,以防止感染。还可以使用电灼,经过高热量使局部组织碳化直接去除,也可以选择激光,经过直接碳化皮损达到去除的目的。对于反复表现出粟丘疹的病人,不能排除其环境因素或者护肤品因素诱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