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05
2053次浏览
痛经为最多见的妇科症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表现出下腹部疼痛、坠胀、腰酸或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严重者影响生活和工作。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造成的痛经。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和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月经期因溶酶体酶溶解子宫内膜细胞而大量释放,使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可造成子宫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表现出痛经。增多的前列腺素进入血液循环,可造成心血管和消化道等表现。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到2年内发病,在治疗上可以给予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经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避免过强子宫收缩和痉挛,因此减轻或消除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