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05
4404次浏览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多见疾病,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是消化道出血最多见的原因。胃十二指肠是由黏膜层、黏膜下层、固有肌层、外膜四层组成。溃疡形成是指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及坏死、脱落,形成溃疡,病变深达黏膜肌层或更深层次。当溃疡深度达到黏膜下层,胃酸就会侵蚀黏膜下的血管,尤其是溃疡基底部的血管,造成血管破裂,造成消化道大出血。诱发因素包括进食不当,比如进食辛辣坚硬食物,精神刺激、紧张、压力过大,抽烟、饮酒等等。消化道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多见的并发症,一般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几率要高于胃溃疡,而且十二指肠球部后壁的溃疡更容易发生出血。因此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应警惕呕吐物以及大便颜色改变,一旦有呕吐咖啡色液体、排柏油样便时要及时就诊,行急诊胃镜检查,必要时内镜下止血治疗。如果内镜治疗无效,则需外科手术治疗。专家提示:胃十二指肠溃疡造成大出血的原因是由于溃疡深达黏膜肌层或更深层次,进而胃酸就会侵蚀黏膜下的血管,尤其是溃疡基底部的血管,造成血管破裂。多见的诱发因素有进食不当、精神刺激、紧张、压力过大、抽烟、饮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