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07
8816次浏览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所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相应改变,主要包括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逐步发展至出现心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心力衰竭。有研究显示,70%的心力衰竭与高血压相关,高血压心脏受损时,还可出现心肌缺血、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合并症。临床表现:患者早期症状一般不典型,可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的不适症状,如头晕,、头痛、胸闷。治疗:1、早期降压达标是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首要任务,收缩压目标控制在140以下,有条件130甚至更低,一旦出现明显的心衰症状时,死亡率就很高。因此,要加强对早期无症状性心衰的防治。2、药物方面建议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组织剂、利尿剂、醛固酮抑制剂、CCB类药物,这些可以逆转左心室的重构,以此达到早期控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