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专家音频>心肌炎传染吗?

心肌炎传染吗?

0:00
01:03

音频内容

心肌炎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的。心肌炎大部分是有上呼吸道病毒或肠道病毒感染之后,导致了心脏的炎性改变,严重的会出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等。

对于心肌炎的治疗,主要是给与大剂量的维生素C,同时要注意卧床休息,注意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熬夜以及过度劳累。

发布于 2020-04-08   浏览3.84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预防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建议: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变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治疗心血管疾病,避免诱因,掌握急救知识,及时就医。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以下是一些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建议: 1.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2.改变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等,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3.定期体检: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4.治疗心血管疾病: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如冠心病、心律失常等,以预防心源性休克的发生。 5.避免诱因: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刺激等诱因,可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6.掌握急救知识: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能够及时进行急救,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7.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总之,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关键是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心血管疾病,避免诱因,掌握急救知识,以及及时就医。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病因是什么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包括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律失常、血容量不足及其他因素,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及女性患者,治疗需针对病因采取支持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主要病因包括: 1.心肌梗死面积大:左心室心肌广泛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显著降低,心输出量明显减少。 2.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导致心输出量下降。 3.血容量不足:如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导致血容量不足,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4.其他:如感染、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也可影响心肌收缩力,导致心源性休克。 此外,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的患者,以及女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风险相对较高。在治疗方面,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要采取积极的支持治疗,如补充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心律失常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重要器官的功能。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以减少发病风险。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败血症表现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出现败血症表现,如发热、皮肤改变、黄疸、肝脾肿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需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出现败血症表现,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关于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败血症表现的一些信息。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后,败血症的发生率为1%~2%。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这些病毒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侵犯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肠道病毒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发热:体温升高是败血症的常见症状之一,体温可能会超过38°C。 2.皮肤改变:皮肤可能会出现瘀斑、皮疹、出血点等改变。 3.黄疸:部分患儿会出现黄疸,这是由于肝脏损伤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 4.肝脾肿大:肝脏和脾脏可能会肿大,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 5.呼吸困难:部分患儿会出现呼吸困难,这可能是由于肺部感染引起的。 6.心力衰竭: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心肌损伤引起的。 7.其他:部分患儿还可能会出现惊厥、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如果怀疑新生儿有肠道病毒感染败血症,需要及时进行以下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可能会升高。 2.血培养:这是诊断败血症的金标准,如果血培养阳性,可以明确诊断。 3.其他检查:还可能需要进行肝功能、心肌酶谱、血气分析等检查,以了解其他器官的损伤情况。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 2.抗病毒治疗:可以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3.对症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如退热、保肝、强心等。 4.并发症治疗: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儿,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肺炎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心力衰竭需要进行强心治疗等。 总之,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如果怀疑新生儿有肠道病毒感染败血症,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家长也需要注意观察患儿的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是严重心血管急症,需及时诊断治疗。其关键信息为:定义是心肌梗死致心肌收缩力下降,泵血不足;症状有血压下降等;诊断靠检查和表现;治疗关键是恢复心功能、增加冠脉灌注;预后与梗死范围等有关。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的一些关键信息: 1.定义和原因:心源性休克是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从而引起全身循环灌注不足的一种综合征。其主要原因是心肌梗死导致心肌坏死,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 2.症状:除了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外,心源性休克还会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症状。 3.诊断: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明确诊断。 4.治疗: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恢复心脏功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纠正休克状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等)、介入治疗(如冠状动脉成形术、支架置入术等)或手术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 5.预后:心源性休克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心肌梗死的范围和部位、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史者等),应采取预防措施,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定期进行体检,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等综合判断,包括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症状、严重低血压、组织低灌注表现,进行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导致低血压的原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等综合判断。以下是具体的诊断标准和步骤: 1.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 同时合并严重的低血压,收缩压<9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30mmHg,且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 出现组织低灌注的表现,如少尿(尿量<0.5ml/kg/h)、四肢湿冷、皮肤苍白、发绀等。 2.血流动力学监测: 进行有创性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如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心输出量、心脏指数等指标。 心源性休克患者通常表现为心脏指数<2.2L/(min·m²),左心室舒张末期压≥18mmHg。 3.相关检查: 心电图:典型的心肌梗死改变,如ST段抬高或压低、病理性Q波等。 心肌酶学: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T或cTnI)升高。 超声心动图:可评估心脏功能,如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心室壁运动异常等。 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等,有助于了解全身情况和酸碱平衡。 4.诊断步骤: 首先,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心电图等检查,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若患者出现低血压和组织低灌注表现,应高度怀疑并发心源性休克。 进一步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低血压的原因,如严重的心律失常、低血容量等。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危急重症,需要立即进行积极的治疗,包括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机械通气等,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挽救心肌功能。同时,针对病因的治疗,如溶栓或介入治疗,也至关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史者,应密切关注心血管健康,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结果。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预后的关键。在诊断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措施包括监护和支持治疗、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心律失常、机械循环支持、再灌注治疗、病因治疗及其他治疗,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制定。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措施: 1.监护和支持治疗: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给予氧气吸入,维持氧饱和度正常。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输液和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2.血管活性药物: 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 可能会使用血管升压素等药物来维持血压。 3.纠正心律失常: 如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需要及时进行除颤或起搏治疗。 对于其他心律失常,可以使用药物进行纠正。 4.机械循环支持: 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使用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帮助心脏泵血。 5.再灌注治疗: 对于适合的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 6.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心肌梗死的病因,如控制心肌梗死的范围、处理并发症等。 7.其他治疗措施: 控制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等。 预防并发症,如感染、心律失常等。 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制定,包括年龄、基础健康状况、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同时,密切的监护和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机会。 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应尽快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治疗。如果怀疑自己或他人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症状,如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呼叫急救电话或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发生心源性休克的风险。
胡茗 主任医师
苏州市立医院 三甲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
肠道病毒感染需与细菌感染、其他病毒感染、先天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因素,高危新生儿需密切观察和监测。 肠道病毒感染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需要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 1.细菌感染:细菌感染通常会导致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症状,需要与肠道病毒感染进行鉴别。医生会通过血培养、C反应蛋白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2.其他病毒感染:除了肠道病毒感染外,还有其他病毒可以引起新生儿的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这些病毒感染的症状和肠道病毒感染相似,但需要通过特定的病毒检测方法来确诊。 3.先天性疾病:一些先天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类似肠道病毒感染的症状,如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来排除这些疾病。 4.遗传代谢性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影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和其他器官,导致类似肠道病毒感染的症状。医生会进行相关的遗传代谢病筛查来明确诊断。 5.其他:还需要与新生儿低血糖、低血钙、颅内出血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总之,对于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因素,以确保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同时,对于高危新生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的孩子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包括监护和支持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机械循环支持、再灌注治疗等,需多学科团队协作,预防是关键。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1.监护和支持治疗: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给予氧气吸入,维持氧饱和度在90%以上。 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液体和药物的输注。 2.血管活性药物: 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药物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 如有需要,可使用血管升压素维持血压。 3.机械循环支持: 对于严重的心源性休克,可能需要使用机械循环支持设备,如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或体外膜肺氧合(ECMO)。 IABP通过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压,改善心肌供血。 ECMO可提供体外氧合和循环支持,帮助心脏功能恢复。 4.再灌注治疗: 尽快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以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 对于适合的患者,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5.纠正心律失常: 处理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可使用药物或电复律等方法纠正心律失常。 6.控制心力衰竭: 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减少肺水肿的发生。 给予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或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增强心肌收缩力。 7.处理并发症: 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肾衰竭等并发症。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失衡的纠正。 8.多学科团队协作: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需要心血管科、重症监护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协作。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等,以减少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 关键信息: 1.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需要立即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监护和支持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机械循环支持、再灌注治疗等。 2.多学科团队协作对于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3.预防是减少心源性休克发生风险的关键。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怎么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包括持续胸痛、低血压、少尿等症状,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楔压升高,心输出量降低,心电图和心肌酶改变等,需综合考虑并排除其他可能,确诊后应尽快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相关检查。以下是具体的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患者出现持续的胸痛、呼吸困难、低血压、少尿或无尿等症状。 2.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心静脉压升高,肺动脉楔压升高,心输出量降低。 3.相关检查: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的典型改变,心肌酶升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功能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诊断标准需要综合考虑,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以及女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医生进行仔细的评估和鉴别。同时,对于怀疑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尽快进行治疗,包括静脉补液、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符虹 主任医师
苏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感染新生儿可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其发病机制是病毒在肠道复制后入血引起全身性感染,可侵犯多个器官,症状因病毒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毒检测进行诊断,治疗方法为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预防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多种健康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 肠道病毒是一组RNA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它们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感染肠道病毒。 感染肠道病毒后,病毒在肠道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性感染。病毒可以侵犯多个器官,如心脏、肝脏、肺、脑等,导致相应的症状。 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症状因感染的病毒类型和个体差异而异。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咳嗽、呼吸急促、呕吐、腹泻等。严重感染可能导致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毒检测。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病毒核酸检测等。病毒检测可以通过采集粪便、鼻咽拭子等标本进行。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包括使用退烧药、止咳药、抗病毒药物等。对于严重感染的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抗病毒治疗等。 预防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的关键是做好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此外,母亲在产前和产后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肠道病毒。 总之,新生儿肠道病毒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对于保护新生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您的宝宝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有并发症吗
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存在并发症的风险,因为其属于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主要的风险包括以下几种:第一、麻醉药物的过敏风险。有一些患者可能存在有麻药过敏,在进行心律失常治疗的时候,即使是这种仅仅需要局麻的手术,也可能存在麻药过敏的风险。第二、穿刺部位的并发症。因为需要进行血管穿刺,无论是动脉还是静脉的血管穿刺,都存在有穿刺失败或者血肿等风险,而心脏内的操作由于要进行一定的射频消融的手术治疗,可能会发生心脏破裂、心包填塞的风险,但这些并发症一般发生概率都非常低。由于有非常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同时有效的监测手段和监测仪器,使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去避免这种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并发症的产生,即使出现并发症,也有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去缓解其发生或者挽救生命。因此,心律失常的介入治疗相对是比较安全的治疗手段。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会引起耳鸣吗
心律失常可能会引起耳鸣。首先心律失常本身可以引起非常快速或者是缓慢的心跳,而影响到了供血,引起低血压的情况出现。而耳鸣的产生是有一定的机制或病理基础的,比如病人可能存在有动脉的硬化或者一些耳部的疾病基础,就可能由于心律失常、低血压的产生,而诱发耳鸣的症状。总体来说,心律失常引起耳鸣症状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心律失常最主要的症状还是心慌、胸闷、头晕,甚至由于低血压的出现,可以影响到大脑的灌注,而发生黑蒙,甚至意识的丧失。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会造成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本身就是引起心律失常发生最常见的病因,比如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都是心肌缺血的患者。心肌缺血本身可以影响到心脏的传导系统,而诱发出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比如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也可以出现一些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严重的心肌缺血的患者还会出现室扑、室颤等引起心源性猝死的恶性心律失常产生。因此,心肌缺血本身可以引起心律失常。对于这样的情况,需要积极去纠正心肌缺血,从而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或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什么引起的
多数病毒都可能引起心肌炎,比如柯萨奇B组病毒、孤儿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为常见病毒。尤其是柯萨奇B组病毒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原因,约占病毒性心肌炎的30%至50%。此外,人类腺病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毒、肝炎ABC型病毒以及eb病毒、巨细胞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都能引起心肌炎。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律失常怎么治疗
心律失常,分为房性、室性。通常心律失常治疗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心脏的传导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通过起搏器来治疗的,属于慢性心律失常。如果要是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快速性的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可以通过射频消融术来治疗。还有一些比较轻的,比如说窦性心动过速室早、房性早搏。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炎有什么症状
急性心肌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是乏力、心悸、胸闷、气短、胸痛、头晕等,症状可能会在一到三天之内最明显。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左心功能衰竭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部分患者会感到早搏、心律不齐,还会出现憋气症状。一旦出现上述临床症状,就要尽早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