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内容
滴丸剂是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滴丸剂分类
根据各自特点及用途,将滴丸分类如下:速释高效滴丸、缓释控释滴丸、溶液滴丸、栓剂滴丸、硬胶囊滴丸、包衣滴丸、脂质体滴丸、肠溶衣滴丸、干压包衣滴丸。
特点与功能
生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滴丸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可使液态药物固化;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用于五官科的局部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制备成滴丸剂,可以起到延长药效的作用。
临床用滴丸剂
藿香正气滴丸、穿心莲内酯滴丸、复方丹参滴丸、灰黄霉素滴丸。
注意事项
1.滴丸多为舌下含服,药物通过舌下粘膜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避免了口服药物的肝肠循环,起效迅速,一般含服5-10分钟即可起效,最多不超过30分钟,同时避免了口服药物的胃肠道破坏,提高了药物的稳定性;
2.液体药物,及主药体积小或有刺激性的药物,适合于制备成滴丸剂;
3.滴丸剂不仅可以吸收入血起到全身作用,还可以用于局部起效,如耳部用药、眼部用药等。
温馨提示
使用滴丸剂时,请仔细阅读说明书,病情较严重的请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视频内容由专家审核发布,不具备医疗诊断功能,如有需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