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科普热点 >三甲科主任 >植入脑起搏器后能使用多久

植入脑起搏器后能使用多久

科普内容

脑起搏器使用时间其实是和植入脑起搏器类型有关,传统来看,从1998年进入中国开展脑起搏器手术的植入,在第一代的产品当中全部都是不可充电的电池式设备,基本寿命差不多在4到6年。

在2013年,这种可充电式脑起搏器进入到了中国,寿命获得了明显延长,目前市场上可以同时购买到可充电和不可充电两种类型起搏器,价格上也有差异,不可充电起搏器使用寿命大概在4到6年,可能需要更换脉冲发生器,也就是所谓电池。可充电设备在15年内是不需要更换,可以保证使用15年。

发布于 2025-01-01   浏览3.06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脑胶质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脑胶质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接触电磁辐射、长期进食含亚硝酸盐的食物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1、遗传因素脑胶质瘤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比例失衡、染色体变异等因素有关,通常有脑胶质瘤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有此病。2、接触电磁辐射如果接触电磁辐射的量或者接触电磁辐射的时间达到一定程度,也有可能会引发脑胶质瘤。3、长期进食含亚硝酸盐的食物若患者长期进食含亚硝酸盐的食物,如咸菜、腊肉等,可能会导致细胞恶变,诱发脑胶质瘤。此外,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等因素也可能参与了脑胶质瘤的发病过程。脑胶质瘤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争取改善疾病的预后。
80岁老年人脑积水能治愈吗?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80岁老年人脑积水能否治愈需要结合具体病因、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身体素质、治疗时机等多种因素共同判断。脑积水多继发于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疾病,如果患者是颅内感染或良性颅内肿瘤引起的脑积水,并且脑积水量较少,自身身体素质较好,能够耐受各种治疗,在确诊后及时治疗、去除病因,则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是如果患者本身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或者脑
脑瘤一般是怎样引起的啊?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脑瘤是原发于颅内组织的肿瘤以及脑转移瘤的统称,原发性脑瘤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电离辐射、胚胎发育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脑转移瘤则是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到颅内所致。一、原发性脑瘤1、电离辐射有研究表明电离辐射是引起胶质瘤、脑膜瘤等颅内肿瘤较明确的危险因素,如果人体经常受到电离辐射照射,会使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增加。2、胚胎发育异常如果
玩手机头痛怎么办?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玩手机出现头痛患者应该立即停止继续玩手机,可以选择去户外适当走动、散步,多眺望远方,看绿色的植物,也可以选择做健身操以及眼保健操,能够缓解眼肌痉挛的状态,放松,能够适当改善患者头痛的情况。患者还可以闭目养神,保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也可以选择非甾体类止痛药物,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患者玩手机出现头痛考虑是因为头部长期处于
晕车呕吐怎么办?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晕车呕吐的患者应该避免短时间内再次乘车,多注意休息,可以适当按摩头部,也可以适当进食酸性的食物,比如橘子、橙子等,能够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可以缓解胃内不适的症状,必要时还可以服用晕车药物,比如苯海拉明片、盐酸倍他司汀、盐酸异丙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镇吐、改善眩晕等不适的症状。在口服药物后,通常需要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可以缓解胃部不适
车祸脑出血多久康复?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车祸引起脑出血多久康复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病情比较轻,可能三周左右康复,有的病情比较严重,可能要三个月左右康复,有的会有生命危险,预后情况不是很好。车祸引起脑出血,预后情况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有并发症、患者年龄等有关。病情不严重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正规治疗,没有并发症的预后情况良好。如果脑出血量比较大,本身年龄比较大,有基础疾病,
抽动症患者能否选择脑起搏器手术治疗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抽动症是困扰青少年重要的精神方面疾病,轻度的抽动症不需要考虑脑起搏器的治疗。而且按照现在的指南或者专家共识来看,一般18岁以下的患者抽动症可以考虑观察,因为有一部分抽动症的病人随着青春发育会逐渐的缓解,甚至到成人时就基本上看不出来。但是对于严重的抽动症,即使随着发育仍然没有办法缓解的患者,已经影响到患正常的生活、学习时,手术也是很好的一种补充疗法。但是抽动症整体的治疗的有效率不像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高。总体来看,大概50%~60%的患者从手术当中可以获得相对明显的获益。
特发性震颤能否选择脑起搏器手术治疗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帕金森病因为危害较大,患者可能认为脑起搏器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是脑起搏器获批的首个适应症,只是由于帕金森病的危害比较大,大家更加重视。原发性震颤脑起搏治疗效果更加理想,且维持时间很好。原发性震颤发病率比帕金森病高于4到5倍,多数病人长期症状处于相对轻的情况下。原发性震颤指征,震颤幅度超过两厘米,影响患者生活,包括吃饭、写字、手机照相,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疗效很稳定,因为原发性震颤除了震颤外,其他方面症状没有帕金森病多,获得控制效果更加理想。
肌张力病人能否选择脑起搏器手术治疗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肌张力障碍是脑起搏器治疗的重要疾病,尤其是全身性和比较严重的节段型患者是最适合脑起搏器治疗,特别是有遗传背景的肌张力障碍或青年起病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手术效果相当理想,症状可以获得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控制,患者可以重返社会,甚至于接近正常人生活。肌张力障碍按照累积部位可以分为全身型、节段型、局灶型等情况,疾病比较复杂,要比帕金森病诊断更困难,涉及人群总数相对少于帕金森病。患者内科治疗效果欠佳,对于发病年龄比较晚、眼睑痉挛、斜颈患者,在内科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外科治疗也可以使得相当一部分患者获益。
脑起搏器有哪些类型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脑起搏器目前来说主要分可充电的脑起搏器和非充电的脑起搏器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主要是在脉冲发生器上,也就是胸前电池上的差别,颅内的电极和延长导线都是一样的。可充电式的起搏器是新的产物,国外是2008到2009年应用到临床,国内是在2013年开始应用于临床上。这种充电式的起搏器最大的好处是体积比较小,使用的寿命比较长,比较适合于相对大电量刺激的治疗,比如做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有两个重要的靶点,其中内侧苍白球靶点本有治疗的优势,但是过去因为靶点核团比较大,耗电比较多,在没有可充电起搏器的情况下,国内的应用是非常少的。但是这些年来随着可充电起搏器的使用,内侧苍白球位点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这是可充电最大的好处。当然不可充电的起搏器也有优点,比如对于认知水平相对差或者是文化素质比较差的病人,或者是有些病人不太愿意带着起搏器到处跑。比如前一段时间有个年轻病人,要出差做生意,不愿意装可充电的起搏器,那么可能会选择非充电的起搏器,这样的患者在国外也有一定比例,会选择不充电的起搏器来治疗帕金森病。但总体来看,近年来还是可充电式起搏器的植入比例逐年在升高。
植入脑起搏器后是否有异物感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对于脑起搏器来说,因为整个的体型都比较小,在植入以后如果裸露上半身,能够看出有相对的凸起,但如果是正常的着装,一般来说就很难看出来。在头顶有一个专门固定电极的装置,可能会突出在颅骨表面,所以可能有差不多五毫米的小突起。老年人如果头发发量比较少,谢顶比较厉害,可能外观上会有一点点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对生活没有太多的障碍。至于异物感,对于剧烈的运动可能会有影响。有些老人喜欢打乒乓球,或者是剧烈的要用右上肢,有可能会把刺激器尽量放到左侧来,如果没有这些需求,常规的操作下,病人的异物感并不是太强烈。当然也有一些个别的病人,在皮肤比较松弛的时候,有的时候导线可能会有些牵扯的感觉,整体上应该不会太影响患者的生活。
植入脑起搏器后对大脑有损害吗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脑起搏器之所以从出现到现在20年风靡全球,甚至于最早提出的科学家已经获得了医学上的最高奖,拉斯克医学奖,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可逆性和对脑组织本身的创伤很小。脑起搏器长时间的植入和刺激不会影响到脑子的功能,甚至于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这种刺激可能还会带来正向的或者治疗性的神经重构,以达到神经保护的作用。但目前还在研究阶段,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法,医生也很少会跟患者去讲手术会延长患者的治疗效果,或者会延缓患者疾病进展的速度,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疗法的魅力所在。
植入脑起搏器后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部分老年人可能会喜欢用频谱仪等红外理疗的设备,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把理疗的设备直接照射在植入的部分,比如不要拿频谱仪直接照射胸前植入电池位置。其次,颈部因为有穿行的延长导线,也不要直接照射延长导线,可能会有些透热的过程,其他的方面影响都不太大。
脑起搏器术后可以坐飞机过安检吗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脑起搏器术后是可以坐飞机过安检的,这是肯定的。现在无论是飞行还是安检,已经成为了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做这个手术不会影响外出旅行,甚至有很多病人因为手术以后效果很好,病人觉得重新获得了运动能力,环游世界,有时候还寄回一些照片,有时候看微信的朋友圈都很高兴,所以不用担心。相对安检来说,主要是手持式的安检器,有可能会有影响,但是到目前也没有碰到病人反馈真正有什么问题,只是跟病人讲这种手持安检器不要在胸前放置脉冲发生器的地方过多的运动,而且一定会有声音,因为这是金属的,能够探测到。而且生产企业会给病人植入的证明,可以随身携带,在机场、高铁等过安检的时候,可以给安检人员出示,说自己体内有设备,提醒安检人员注意就可以。
植入脑起搏器后经常刺激神经会疼吗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脑起搏器电脉冲程度大概就是2到3伏左右,而且是一种脉冲式的刺激,不持续不停直流电方式,病人不会感觉到刺激带来困扰,所以也不存在长期刺激神经出现疼痛问题,本身脑子就没有疼痛感受器。脑组织不进行电刺激,哪怕是手术切除肿瘤,直接在脑内操作都不会给患者带来疼痛。相反帕金森病本身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疼痛问题,而脑起搏器手术恰恰是在这种非运动症状里治疗疼痛效果最理想,大概50%~60%术前有疼痛帕金森病病人,在手术以后疼痛获得了明显缓解。
帕金森病植入脑起搏器术后的护理及成效
郭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脑起搏器手术可以缓解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但是疾病可能会进展,出现一些新的情况。从用药来看,手术和抗帕金森的药物既有共同的作用的一面,又有相互补充的这种效果。所以手术是为了让患者生活的更好,达到更优的治疗效果,而不是以减药为目的,但是因它有跟药物作用相类似的地方,所以手术以后药物也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减少。从比较大规模的这种文献和数据的分析来看,手术以后的第一年平均可以减药50%~60%,从长期随访来看术后十年的情况,与手术之前比用药平均也大概能减少20%左右,应该说还是可以尽量的避免药物的副反应,使得症状控制的程度和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