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科普热点 >三甲科主任 >老年性痴呆能逆转吗

老年性痴呆能逆转吗

科普内容

老年性痴呆是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尚不能逆转其病理变化的过程,使患者得到治愈。但是采取药物及非药物的综合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全程管理,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缓解精神行为症状、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延缓和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时间、减轻家属和照料者的护理负担、减少家庭及社会的经济损失。

发布于 2025-01-01   浏览4.90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老年性痴呆的预后如何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改善老年痴呆预后的方法有以下几点:第一、要早诊断早治疗。老年性痴呆患者应及早就诊,及时干预,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疾病恶化。第二、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手段。老年性痴呆具有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应采取药物及非药物的综合手段,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功能,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延长生存时间。第三、应采取全程管理的模式。对于老年性痴呆这一慢性疾病,应采取全程管理的模式,每3到6个月进行随访,对临床症状进行阶段性评估,根据反应性和耐受性,及时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第四、老年性痴呆患者常同时避患其他老年期常见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骨关节疾病及癌症等。这些共伴疾病,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疾病,需要进行综合性治疗和照护。第五、良好的护理。对于老年性痴呆患者而言,除了进行全程管理和综合治疗外,良好的护理同样重要。随着疾病的加重,患者越来越依赖照料者。合格的照料者,成为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应对照料者进行老年性痴呆护理知识的宣教及护理技能的培训,提高照顾质量,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不同程度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应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定期评估患者的生活能力,使其尽可能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特别是对于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尽量减少其对照料者的依赖,对照料者进行老年性痴呆护理知识的宣教,培训照护技能。理解与尊重是照料者与患者进行沟通的基础,应重视患者对理解和尊重的需求,学会聆听,鼓励患者表达和倾诉,照料者应学会对不同时期患者各种症状的沟通方法。当患者无法通过语言进行沟通时,照料者应通过温暖的微笑,温柔的触摸等肢体语言,传递信息,明白患者的需求。其次,需要根据患者的口味设计和供应膳食,食物的种类应丰富多样,保证营养均衡。对于进食困难者应给协助或鼻饲。服药管理非常重要,照料者应了解药物的服用方法及副作用,按医嘱帮助患者按时服药,妥善保管药物,保证患者的安全。另外,需要搞好卫生,包括定期为患者洗澡,保持皮肤的清洁,指导患者正确刷牙,帮助其护理口腔卫生,指导患者安全使用厕所,若患者不能上厕所,则需要提供帮助。定期换洗床上用品,保持清洁,为尿病失禁的患者准备防水垫等。为长期卧床的患者定时翻身,防止压疮。日常生活中还需要保证安全,要定期对患者居住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合理摆设家具,方便患者活动。准备辅助设备,防止跌倒和外伤。设立急救药盒,内放急救资料,增设夜间照明,防止患者跌倒。反锁门窗,避免患者夜间外出。要坚持运动,每天帮助患者活动肌肉和关节,适当进行体力活动。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太极拳、游泳及跳舞等运动,在运动中应防止意外的发生。
老年性痴呆吃什么药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老年性痴呆患者可以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是与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神经递质。服用药物后可减少胆碱酯酶对释放到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的降解,增加其在突触间隙的水平及作用时间,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其次,患者可以服用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能够降低认知信号的背景噪音,拮抗谷氨酸的兴奋毒性作用。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联合使用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与胆碱酯酶抑制剂,增强疗效。对于情绪障碍的患者,首先要寻找抑郁和焦虑的原因,进行心理干预。如果无效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可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西酞普兰、舍曲林等以及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老年性痴呆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严格地坚持控制饮食,可使老年性痴呆的风险降低40%,推荐食用地中海饮食,地中海饮食是指西班牙、意大利等地中海沿岸的国家的饮食方式,以五谷杂粮、水果、蔬菜、豆类、土豆、鱼类和橄榄油为主。这种饮食可以减少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还可能延缓年龄相关的认知功能下降。食用地中海饮食加上低剂量特级初榨橄榄油一年后,认知功能评分较仅仅食用地中海饮食明显改善。绿叶蔬菜的主要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维生素K即叶绿醌,还有叶黄素、β胡萝卜素、硝酸盐、叶酸、三萘酚和α生育酚。研究发现,绿叶蔬菜的消费量与认知功能下降有关,老年人群摄入大量的绿叶蔬菜平均4.7年后,认知衰退的速度明显减慢。
治疗老年性痴呆的方法有哪些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治疗,应采取药物及非药物的综合手段,定期进行随访,阶段性进行临床症状的评价,根据反应性和耐受性,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对疾病进行全程管理。对于老年性痴呆的患者首先要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低、中年期高血压、肥胖、听力减退、老年期出现抑郁、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及社会接触少。药物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胆碱酯酶抑制剂,用
如何预防老年性痴呆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预防老年痴呆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不断学习,提高认知储备。受教育程度是认知储备的主要来源之一,使人们在大脑出现病变时,仍能保持一定的功能,受教育程度低,认知储备就少,容易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第二、控制血压,通过饮食、运动及服药等措施,在中年期即控制高血压,减轻高血压对神经元变性损伤的影响,从而延缓认知衰退。第三、控制体重,通过饮食运动等手段
应为老年性痴呆的照料者提供哪些支持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面对老年性痴呆患者日益增多的严峻现状,全社会应重视照料者,为其提供以下支持:第一、社会支持性干预体系。由相关组织和医疗卫生系统合作,派遣专业医务人员对照料者进行健康教育,普及老年性痴呆相关知识照护技能培训,提高照护的水平和效率。对照料者给予经济支持,如因照顾患者而无法工作的照料者,应给予津贴等补助,缓解经济压力。第二、调动照料者的家庭资源
老年性痴呆患者一般合并的疾病有哪些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老年性痴呆患者一般合并的疾病有以下几种:第一、由于认知障碍及吞咽障碍,导致患者营养物质摄取减少,造成营养不良,出现离子紊乱、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第二、长期卧床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特别容易出现感染,包括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的压疮。第三、跌倒常导致骨折、颅脑出血等意外的发生。第四、长期卧床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严重时可导致急性肺栓
老年性痴呆易和哪些病混淆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典型的老年性痴呆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记忆力下降,所以应与良性健忘进行鉴别。老年人的良性健忘是生理性,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出现,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程度较轻。患者对此有自知力,症状进展很缓慢。其次,老年性痴呆,还需要与神经变性疾病导致的痴呆、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痴呆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进行鉴别,包括颅内感染、正常颅压脑积水、脑肿瘤、脑外伤及脱髓
如何诊断老年性痴呆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年痴呆的诊断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通过询问现病史,了解临床症状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其转归等。通过询问个人史,了解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社会接触、从事职业和经济状况等。通过询问家族史,了解家族发病情况、遗传和风险基因等。其次,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内科系统和神经系统检查,记录阳性体征为老年性痴呆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然后采用综合手段进行检查,比如神经心理学评价、遗传和风险基因的检测,检测脑脊液中Aβ和磷酸化Tau蛋白的水平以及采用多模态神经影像手段,评价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等。接下来按照国际标准诊断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通常分为三个阶段,依次为无症状临床前阶段、轻度认知障碍阶段和痴呆阶段。老年性痴呆还应与其他类型的老年期痴呆进行鉴别,包括神经变性疾病导致其他痴呆。
检查老年性痴呆的手段有哪些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检查老年性痴呆的手段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神经心理学评价,采用国际公认的专业化的量表,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第二、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史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和早老素2等遗传基因,还有载脂蛋白E等风险基因以及新的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的发现,有助于确诊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有哪些临床表现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症状包括三方面:第一方面认知功能障碍,经常累及以下认知领域,比如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语言、视空间能力、执行功能等。第二方面是精神行为症状。在情绪障碍方面,早期可出现焦虑、抑郁,伴有睡眠紊乱,逐渐出现情感淡漠,对周围环境、家人,甚至自己也漠不关心。性格发生变化,原来性格外向者变得沉默寡言,原来性格内向者变得言语增多,人格
老年性痴呆分几个阶段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在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和阿尔次海默病协会简称NIAAA,发布的诊断标准中,将老年性痴呆看作连续的疾病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症状临床前阶段,患者脑内出现老年性痴呆的病理改变,包括神经炎性斑和神经原纤维缠结,但尚未出现临床症状。第二阶段是轻度认知障碍,简称MCI阶段。患者具有认知功能改变的主诉,存在单个或多个认知领域的损害,包括情景记
睡眠障碍与老年性痴呆有关吗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睡眠是一种生理恢复机制,良好的睡眠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睡眠障碍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维持过程发生障碍,导致睡眠时间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的生理需求,并且影响日间的功能。睡眠障碍的类型包括失眠、觉醒增加、清晨早醒、白天嗜睡、睡眠时间过长过短,及睡眠呼吸暂停等。以下研究发现,睡眠障碍与老年性痴呆有关。在第一个失眠及老年性痴呆关系的荟萃分析中,纳入了多项
老年性痴呆会遗传吗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老年性痴呆的发生与基因密不可分,从发病特点而言,可以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老年性痴呆。家族性老年性痴呆,在老年性痴呆中约占5%到10%,发病年龄较早,多于65岁之前发病。常见的基因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早老素1基因、早老素2基因。散发性老年性痴呆,在老年性痴呆中约占90%以上,发病年龄较晚,有诸多候选基因。其中最常见的是载脂蛋白E,属于一种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有哪些
张巍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第一、神经免疫炎症机制。神经免疫炎症的特征是脑内的小胶质细胞发生过度激活,产生大量的神经免疫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等。第二、线粒体是产生能量的细胞器,线粒体损伤导致细胞产生的能量明显减少。第三、氧化应激的特点是产生大量的氧氮自由基,从而对细胞产生损伤作用。第四、钙超载。钙超载会导致兴奋性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