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科普热点 >三甲科主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分期

科普内容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表现为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且伴有成熟障碍、脾明显肿大,甚至为巨脾,主要分期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

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一般临床症状不是很典型,有时会出现低热、乏力、消瘦、体重减轻、多汗等高代谢症状,同时患者体内的白细胞、各阶段的粒细胞、中晚幼粒细胞、杆状细胞,以及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可能会明显增多。

而加速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多会出现白细胞中的原始细胞大于10%,但是小于19%,嗜碱性粒细胞大于20%,或者会出现与治疗无关的血小板减少、持续性血小板增高,以及白细胞数量增加、脾脏增大、出现新的克隆性演变等。

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患者,通常会出现急性白血病的表现,即原始细胞大于20%以上,有髓外浸润现象,患者在进行骨髓活检时,可以见到众多原始细胞出现。

发布于 2025-01-01   浏览3.98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长期口腔溃疡是白血病前兆吗
来庆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长时间口腔溃疡不是白血病的前兆,因为白血病的发生一般没有前兆。 白血病早期可能会出现持续低热、贫血、出血等症状,而长时间口腔溃疡可能是白血病的并发症,并不是前兆。其次,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的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口腔黏膜病变。如果口腔溃疡长时间不愈合或者反复发作,可能是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系统性疾病因素
急性白血病能治疗好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白血病有可能治疗好。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发病很急,常会有贫血、出血等表现。但如果能及时医治,一般通过全身化疗可杀死体内白细胞,从而能控制病情进展,缓解临床症状,很多患者经全身化疗后可长时间维持正常生活。如果要实现彻底治愈,通常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术后护理得当一
血小板数目偏高是什么意思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血小板数目偏高意味着血小板的数量超出了正常参考范围的上限。 血小板数目偏高常见于多种疾病,例如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在这些疾病中,血小板数目通常会大幅超过正常范围上限,在疾病早期可能仅呈现轻度升高,而随着疾病的发展,血小板数目的增加会越发显著,此时需要积极治疗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怎么回事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影响血液及骨髓的恶性肿瘤,简称慢粒,也称作慢性髓性白血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费城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是主要因素。 1.费城染色体 约90%的慢粒患者可发现细胞中有Philadelphia染色体,其本质是9号染色体长臂和22号染色体长臂易位,形成了BCR-ABL融合基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45%是什么意思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大血小板比率偏高45%,意味着在血液中,大型血小板所占的比例超过了正常范围。 正常的大型血小板比率通常为17.5%至42.3%,因此,当该比率达到45%时,即被视为偏高。这一指标的偏高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如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等。在某些生理状态下,如剧烈运动后、情绪激动或饱餐等,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
白血病可以治愈吗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白血病的治愈情况取决于类型及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其中,急性白血病治愈率相对较高,慢性白血病治愈率则较低。 1.急性白血病 治愈率相对较高,特别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亚型。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给予正规治疗,超过一半的患者有可能通过治疗获得痊愈。 2.慢性白血病 治愈率相对较低,多数患
血癌症状明显吗
赵鹏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三甲
血癌一般指白血病,症状是否明显与白血病类型有关。 白血病是一种发生在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性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其中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症状较为明显,患者在短时间内可出现发热、异常出血、脾肿大、贫血等症状。而慢性白血病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乏力、低热、盗汗
白血病多久表现出来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白血病通常会患病后半个月至一个月内表现出来,而慢性白血病通常会在患病后半年至几年内表现出来。具体如下: 1.急性白血病 临床上可将白血病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由于急性白血病发病急促,所以其临床症状表现得较快,通常会在患者患病后半个月至一个月内表现出来。 2.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发病较慢、
急性淋巴白血病分几型及严重程度是什么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淋巴白血病一般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分为L1、L2、L3三种类型,无法凭借分型来判断严重程度。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属于急性白血病的的一种类型,通常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根据形态学分型,可将其分为L1、L2、L3三种类型。其中L1指的是原始淋巴细胞型,以小细胞为主,直径大约在12μm以下;
白细胞3.8正常吗会得白血病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白细胞3.8多指白细胞计数3.8×10^9/L,数值低于正常范围,不正常,不一定会得白血病。 临床上,成年人白细胞计数正常值一般在(4-10)×10^9/L,白血病患者多是因为免疫功能异常、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遗传因素等原因导致,白细胞计数多为增高,但如果是由于病毒、细菌感染,或是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能治好吗
许亚梅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临床上有两种预后最好类型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以及儿童的标危组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基本上不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就能够治愈的白血病。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低危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仅应用中药砷制剂联合全反式的维甲酸就能够获得很好疗效。部分患者还需要联合化疗、去甲基化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式,才可能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急性白血病治愈的几率
张伟令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随着科技发展,现在多药联合强化治疗实施,儿童白血病的存活率在逐渐升高,所谓存活率是指5年的无病存活率。目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90%以上可以达到缓解,70%以上可以达到治愈,5年存活率达到了80%,低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存活率可高达90%以上。所谓低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一类,也就是L1型白血病,该病治疗反应最好,可以达到90%以上治愈率,这一型白血病占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将近90%,就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有90%都可以治愈。其他两型是L2型白血病和L3型白血病,治疗反应稍微差,尤其是L3型,缓解率非常低。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愈率较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还比较差,但是其中也有比较好的型,就是M3型,即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我国现在采用维甲酸联合治疗,治愈率达到85%以上,还有20%难治白血病,现在医学上也应用免疫抑制治疗、靶向治疗等新治疗方法,相信在不远将来,这种病治愈率也会提高。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儿童白血病是儿童恶性肿瘤中最常见恶性疾病,在儿童白血病发病率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率最高,目前病程只有6个月。
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饮食指导
张伟令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白血病主要症状是出血和贫血,在药物治疗同时,还要鼓励患者多食用补血养气食物,比如芸豆、红豆、黑豆、绿色蔬菜、大枣、红糖、黑木耳、芝麻酱、蛋黄。白血病患者日常建议摄入高蛋白饮食,尤其多进食质量好、消化吸收率较高的蛋白物质。常见食物包括豆腐、豆腐脑、豆腐干、腐竹、豆浆,补充患者体内蛋白质需求和平衡。医学研究证明,多进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可以阻止癌细胞生成和扩散,摄入大量维生素C可以增加人体局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癌症目的。患者日常饮食应多进食蔬菜、水果;蔬菜男性患者不少于500g,女性患者不少于400g;水果男性不少于200g,女性不少于100g。血癌危险性可以下降20~30%,食物以多样化为主,每天膳食结构需要密切注意动植物食品,还有粗细粮合理搭配。同时以谷类食物为主,因为谷类淀粉、膳食纤维具有防癌作用,建议少吃高脂肪食品,特别是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门冬氨酸尽量避免高脂食物,要低脂甚至无脂,每日烹调油少于25g。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适当多进食补充能量食物,同时注意食物色香味,尽量做可口饭菜,才能使白血病患者饮食增加,增强 抵抗力。
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热主要原因
刘国珍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热主要原因是由于粒细胞缺乏引起的感染,从而出现发热的症状。发热是白血病患者的早期表现,包括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常表现为口腔感染、肺部感染以及尿路感染等。患者可出现高热,并伴随其他症状。其次,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发热,与患者本身恶性肿瘤引起的肿瘤性发热也有关系,患者大多表现为低热或中度发热。
急性白血病易发生感染主要原因
刘国珍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白血病易发生感染主要原因是由于成熟粒细胞减少,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急性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恶性病变导致,由于骨髓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正常造血功能受到抑制,导致正常白细胞形成减少、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容易出现感染。最常见有咽峡炎、口腔炎、牙龈炎、肺部感染、肛周炎、肛周脓肿等,严重会导致败血症、脓毒血症。
急性白血病高热的主要原因
刘国珍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急性白血病患者出现高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感染引起。急性白血病由于骨髓组织异常增殖、造血功能抑制、正常细胞数量减少、患者免疫力下降等容易出现感染而导致发热。特别是患者在化疗后粒细胞减少,更容易出现细菌、真菌感染而出现高热症状,常见有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需要针对性给予抗感染治疗、控制体温并注意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增强身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