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内容
目前肺癌在我国呈高发态势,同时其死亡率比较高,因此临床上常常会通过肺癌的病理评估,进行后续治疗指导。
例如,针对肺癌非小细胞患者,需要常规进行靶向检测,以此来进行后续的EGFR、ALK、ROS1等相关的十个基因后续判定,如果有基因突变,需要对靶向药物的靶向治疗进行检测,如果没有靶向突变,患者便可以辅以化疗以及放疗。
而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鳞癌,常辅以化疗以及后续的放射治疗。小细胞肺癌目前仍然没有良好的靶向治疗药物,因此常辅以后续放疗。
此外,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部分患者,目前也常规进行后续免疫指标测定,观测患者是否能够进行免疫治疗,即PD1、PDL1的后续治疗。
因此,总体来说,临床上会依照组织学分型以及后续的靶向分型、免疫分型,来指导患者进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