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内容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湿疹皮炎类最主要的一类药物,通常是通过口服或者肌肉注射进行给药。抗组胺类的药物目前有一代、二代和三代。
一代抗组胺药在湿疹的治疗中越来越少,因为第一代药物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导致患者嗜睡。此外因为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会对脑组织和脊髓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临床中很少使用,绝大多数都是使用二代以上药物进行治疗。
临床中最常用到的左西替利嗪、咪唑斯汀、依巴斯汀、氮卓斯汀,依匹斯汀、非索非那定类二代以上的药物。抗组胺药物最主要的作用是镇静、止痒、抗过敏,但是这类药物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嗜睡作用。
所以具体需要因人而异,如果用药后患者出现头晕不适症状,则需要及时和就诊医生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