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内容
崴脚是特别常见的问题,多久能走路是很多患者特别关心的问题,崴脚分好几种情况,第一个是否有骨折,第二个是否有韧带损伤。
如果崴脚之后虽然局部肿,但是通过休息一两天之后有明显的减轻。就意味着可能没有韧带损伤、没有骨折,这种情况下只要保护好脚踝,比如穿护踝等康复支具,就可以走路,但是需要注意走路一定要小心,注意地要平,不要再次崴脚。
如果发生了骨折,就是另外一回事,可能需要做石膏或者支具的固定,甚至有时候可能还需要做手术。 这里面有比较容易忽略的韧带损伤,有时候崴脚之后总觉得脚不稳定,会有习惯性的崴脚,但是拍片子又没有骨折。
如果反反复复的发生,有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的时间,需要照核磁共振,通过核磁共振来评估韧带的情况。然后再通过体格检查,由医生来检查韧带的松紧度,来决定是否真的有韧带损伤。
如果有些特别重要的韧带发生了断裂,还需要专业的康复师训练,甚至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