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福康>科普热点 >三甲科主任 >新生儿出血点多久消失

新生儿出血点多久消失

科普内容

点击收看更多

新生儿出血点经常是由于出生时产道挤压导致皮肤或者粘膜有少量的出血点,也有可能是由于新生儿缺乏维生素K,导致出现皮肤出血的表现。

不论是哪种原因导致,首先要调整孩子的凝血功能,保证孩子不是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出血症,即补充足量的维生素K,改善孩子的凝血功能。在避免有外伤或者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下,少量的出血点一般在一周左右可以自行消退。

如果反复的出现出血点,这时可以提示孩子会存在凝血功能异常,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发布于 2025-01-01   浏览4.13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相关推荐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怎么办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通常可以采取密切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护理等措施进行处理。1、密切观察对于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如果直径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以先进行密切观察。卵圆孔通常在出生后2个月左右自行闭合,一般不超过1岁;动脉导管也有可能在1岁前自行闭合。因此,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检查,监测闭合情况是关键。2、药物治疗针对卵圆孔未闭,若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可以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动脉导管未闭的早产儿,可以使用布洛芬、吲哚美辛等药物促进动脉导管的闭合。但需注意,药物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儿,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3、手术治疗若卵圆孔未闭或动脉导管未闭持续存在,且症状明显或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应考虑手术治疗。卵圆孔未闭的手术方法包括介入封堵术和外科手术等;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则有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结扎或切断缝合术等。手术选择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而定。4、生活护理在患儿接受治疗期间,家长应加强护理,保持患儿生活环境安静舒适,避免过度哭闹和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同时,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恢复。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早产儿应当如何护理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的护理需要特别关注和细心照顾,包括温度和湿度调节、喂养、呼吸管理、预防感染、皮肤护理等。1.温度和湿度调节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将早产儿放在保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温箱的温度一般设置在36℃-37℃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随着早产儿的成长,可以逐渐调整环境温度,以适应其生长发育的需要。2.喂养早产儿的吸吮和吞咽能力较弱,需要特别注意喂养方式。通常采用滴管、胃管或奶瓶喂养,选择适合早产儿的奶嘴和奶嘴孔径。开始时,喂养量应逐渐增加,频率逐渐减少,以避免过度喂养。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吸吮情况、吞咽动作和呕吐情况,确保喂养的安全和顺利进行。3.呼吸管理早产儿的呼吸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问题。需要密切观察早产儿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以采用拍背、吸痰等方法帮助早产儿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有需要,给予适当的氧气支持。4.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护理人员在接触早产儿前应彻底洗手,保持清洁。严格遵守医院的感染控制措施,如消毒、隔离等。避免早产儿接触感染源,如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5.皮肤护理早产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受到损伤和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更换尿布,避免尿液和粪便刺激皮肤。选择柔软、透气的衣物和尿布,避免摩擦皮肤。定期为早产儿进行皮肤护理,如洗澡、按摩等,促进其生长发育。
早产儿喂养的注意事项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喂养需选择合适喂养方式、正确喂养技巧、奶液温度浓度、定期监测体重、提供足够营养、注意喂养间隔、避免过度喂养、观察喂养反应等方面。1.选择合适喂养方式对于极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颅内出血如何护理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对于颅内出血的新生儿,需要特别护理,包括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安静、合理喂养、维持体温稳定、给予氧气支持、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1.密切观察病情颅内出血的新生儿需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大小等变化,以及是否出现抽搐、呕吐等症状。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保持安静颅内出血的新生儿需要保持安静,避免过度哭闹和刺激。可以使用襁褓包裹新生儿,给予适当的安抚,减少外界干扰。3.合理喂养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喂养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避免呛咳和呕吐。对于吸吮能力差的新生儿,可以采用鼻饲喂养。4.维持体温稳定颅内出血的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容易出现体温波动。需要保持病房的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根据新生儿的情况,及时调整保暖措施。5.给予氧气支持根据新生儿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氧气支持,改善氧气供应,预防和减轻缺氧对脑损伤的影响。6.康复护理对于存活的颅内出血新生儿,需要进行康复护理。包括早期干预、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促进神经系统的恢复和发育。7.健康教育家长需要了解颅内出血的相关知识,包括病情观察、喂养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同时,要给予新生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促进其康复。对于颅内出血的新生儿,需要特别的护理和关注。医护人员和家长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为新生儿的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
怎样护理早产儿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早产儿需要特别护理,包括提供适宜的环境、密切观察、特殊喂养、预防感染、给予适当的刺激、定期带早产儿去医院检查。1.提供适宜的环境早产儿对温度和湿度非常敏感,因此需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使用婴儿保温箱来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早产儿的舒适和安全。2.密切观察早产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需要密切观察他们的生命体征和健康状况。护士或家长
如果护理早产儿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护理早产儿需注意提供适宜环境、密切观察、科学喂养、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和定期检查等。1.提供适宜环境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将早产儿放在温暖的摇篮或保温箱中,确保温度在36.5-37.5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2.密切观察早产儿的身体状况较为脆弱,需要密切观察他们的呼吸、心跳、体温等生命体征
新生儿洗澡要注意什么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洗澡要注意的事项包括环境准备、身体准备、水温控制、洗脸洗头、清洗身体、清洗臀部、穿衣护理和注意安全等方面。1.环境准备调节适宜的温度和光线,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如干净的衣物、毛巾、沐浴露、洗发水等。2.身体准备在喂奶前或喂奶后1小时进行,避免引起呕吐。将新生儿的衣服脱光,用大毛巾包裹身体,以保暖。3.水温控制使用温水,水温应在38-4
新生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正常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对于新生宝宝来说,其排便情况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一般情况下,新生宝宝每天排便2至5次是比较常见的,但也有一些宝宝可能排便次数更多或更少。母乳喂养的新生宝宝通常排便次数会相对较多,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各种营养物质,有利于宝宝的肠道蠕动和排便。有些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每天会排便5至7次,甚至更多,只要宝宝的大便性状正常,没有异常的
新生儿呛奶怎么急救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呛奶急救的具体步骤为体位引流、清除口腔异物、刺激咳嗽、海姆立克急救法和心肺复苏等。1.体位引流将宝宝翻转至俯卧位,用手轻轻拍打其背部,使呛入的奶液咳出。2.清除口腔异物用手指清除宝宝口腔内的奶液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刺激咳嗽用手指轻轻刺激宝宝的足底,使其哭闹,诱发咳嗽,帮助咳出呛入的奶液。4.海姆立克急救法如果宝宝呛奶严重,
新生儿睡眠质量不好怎么办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睡眠质量不好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健康,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建立规律作息、给予适当安抚、控制白天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喂养,以及寻求专业帮助等方法,有助于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1.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保持房间安静、温暖、舒适,避免过度刺激。可以调整室温、湿度,使用柔软的床上用品。2.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尽量让新生儿在每天相同的时间入睡和醒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3.给予适当的安抚新生儿需要安全感,可以通过轻柔的抚摸、拥抱、安抚奶嘴等方式让他们感到舒适和安心。4.控制白天的睡眠时间白天不要让新生儿过度睡眠,适当的活动和刺激有助于他们晚上更好地入睡。5.避免过度喂养过度喂养可能导致新生儿不舒服,影响睡眠。注意喂养的时间和量。6.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新生儿睡眠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其健康,应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育儿专家,寻求进一步的建议和帮助。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生儿的睡眠需求和习惯都不同,有些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和建立良好的睡眠模式。父母应该耐心观察和照顾新生儿,根据他们的需求进行调整。如果问题仍然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咨询医生。同时,关爱母亲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母亲的情绪和压力也会对新生儿的睡眠产生影响。
20天新生儿不正常表现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20天新生儿不正常表现主要有皮肤发黄、呼吸急促、体温异常、吃奶困难、睡眠不安、腹泻或便秘、尿量减少、体重不增等。1.皮肤发黄如果新生儿的皮肤仍然发黄,可能是黄疸还没有完全消退,需要及时就医。2.呼吸急促新生儿的呼吸频率通常比较快,但如果呼吸急促或不规律,可能是存在问题。3.体温异常新生儿的体温可能会有所波动,但如果体温过高或过低,可能是感
新生儿脸上长白色小米粒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脸上长白色小米粒可能是粟丘疹、汗疱疹或痤疮等。1.粟丘疹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潴留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也可发生于新生儿。损害呈乳白色或黄色,针头至米粒大小的坚实丘疹,顶尖圆,上覆以极薄的表皮。通常无自觉症状,可不予处理,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75%酒精消毒后,用针挑破丘疹表面的皮肤,再挑出白色颗粒即可。2.汗疱疹又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黄疸吗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黄疸的一种,严重可损伤神经系统,需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光照和药物等。黄疸是一种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则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如果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需要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及时干预治疗。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新生儿的黄疸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足月儿通常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如果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消退过晚(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者黄疸程度过重(胆红素水平过高),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在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光照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新生儿,可能需要住院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加强喂养,促进胆红素的排泄。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新生儿的情况都可能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家长也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怎么判断新生儿肠绞痛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可以通过哭闹特征、发作时间、身体表现、安抚效果等方法解决。1.哭闹特征新生儿肠绞痛时,哭闹往往比较剧烈,哭声响亮且高亢,可能是持续性哭闹,也可能是阵发性哭闹。哭闹时,新生儿面部可能涨红,双腿可能会向上蜷缩,小拳头也可能握紧,以表达腹部疼痛不适的感觉。2.发作时间肠绞痛多发生在固定的时间段,比较常见于傍晚或者夜间,可能与新生儿的生物钟以及胃肠道在这个时间段的消化功能特点有关。3.身体表现新生儿的腹部可能会出现胀满、发硬的情况,这是由于肠道内气体积聚或者肠道蠕动不规律,导致肠道局部压力增高。用手轻轻触摸新生儿腹部时,能感觉到紧张度增加,而且新生儿可能会表现出对腹部触摸比较抗拒,因为触碰可能会加重腹部的不适感。4.安抚效果通常常规的安抚方式难以让新生儿停止哭闹。例如喂奶时,新生儿可能会在吸吮乳头或奶嘴时短暂停止哭闹,但很快又会继续哭闹。抱着摇晃、轻拍等安抚动作也不能很好地缓解新生儿的哭闹,因为肠绞痛的疼痛根源是肠道痉挛,没有解除肠道的问题,单纯的安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生儿的痛苦。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健康问题的可能。
35周早产儿该如何护理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35周早产儿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需特别细致周到护理,包括注意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密切观察、定期体检和给予抚触。1.注意保暖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少,容易散热,应特别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早产儿体重越轻,温度应越高。2.合理喂养早产儿吸吮力弱,吞咽功能
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流程
王萍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操作流程包括快速评估、清理呼吸道、建立呼吸、胸外按压、药物治疗、评估、保暖等步骤。1、快速评估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快速评估,包括呼吸、心率、肤色等。如果新生儿没有呼吸或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