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内容
宫颈糜烂作为慢性宫颈炎的一种,曾经是医学诊断术语,但是现在已经成为历史,即在妇产科的教科书上已经找不到宫颈糜烂词。
因为现在已经非常明确,宫颈糜烂并不是病理学上的溃疡缺失所导致的真性糜烂,也与慢性宫颈炎定义间质中出现慢性糜烂并不一致。
目前认为宫颈肉眼观看到的糜烂面只是临床改变而已,多数为生理性改变,是由于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向宫颈阴道部移动,所形成的宫颈呈现糜烂状改变。
宫颈糜烂多见于青春期、生育期年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比较旺盛,还有部分女性口服避孕药或者妊娠期由于口服雌激素的影响,造成临界交界处的柱状上皮外移,从而形成糜烂样假象,而不是真正的糜烂。
但是,宫颈糜烂状的改变不全部都是生理性,也有一部分是病理性,因为宫颈内口柱状上皮免疫力不强,所以容易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当发生感染时会出现分泌物增多、脓样改变,以及宫颈充血水肿,此时视为病理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