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内容
骨折简单来讲是骨头长好了之后,才可以走路,具体的时间由于影响的因素很多,包括患者的年龄、患者的部位、局部损伤的严重程度、局部血液供应情况、有没有软组织嵌入等,恢复走路的时间是不同的。
如手部有一个舟骨骨折,愈合的时间要慢,另外,比如小腿中下1/3骨折,血运比较差,愈合的速度要慢。
因此,判断骨折有没有愈合,其实有几个指标:第一、局部没有压痛、扣击痛;第二要定期照片子,照片子看局部的骨折线已经消失了,有连续的骨痂,才能判定骨头已经愈合了。
骨折只有骨头在愈合的情况下,才可以放心的让病人恢复正常的活动,可以下地行走。
临床上有的病人中间复查了一到两次之后,觉得到医院麻烦,觉得差不多好了,甚至自己把石膏、支具拆掉,极早的下地活动,其实,有一部分病人会因此其遗留功能障碍,甚至有一部分刚开始骨折愈合的速度还比较正常,到后期出现延迟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所以骨折之后,定期复查、照片子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