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炎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压痛等症状。疼痛在活动受累肌腱时加剧,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各有特点;肿胀因炎症致局部血管变化引起,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对其有不同影响;活动受限因疼痛和炎症,受多种因素影响;压痛是典型体征,也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般表现:肌腱炎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通常在活动受累肌腱时疼痛会加剧。例如,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的疼痛,在提物、拧毛巾等动作时疼痛明显加重。对于跟腱炎患者,足跟上方或内部会出现疼痛,行走、跑步等活动会使疼痛加重。不同部位的肌腱炎疼痛特点略有差异,但其核心是活动相关的疼痛加重。
年龄因素影响:儿童肌腱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疼痛表现可能与成人相似,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需要家长更细致地观察其活动时的异常表现。老年人肌腱炎可能与退变等因素相关,疼痛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可能合并其他关节退变相关表现,疼痛感受可能因个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等有所不同。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的疼痛表现差异,但不同性别从事的运动等活动不同,可能导致不同部位肌腱炎的发生率略有不同。例如,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项目较多时,肩部、肘部等肌腱炎发生率可能相对稍高;女性从事需要重复性手部动作的工作时,手部肌腱炎可能相对常见,但这不是绝对的性别差异导致的疼痛本质区别。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从事重复性、过度使用某部位肌腱的工作或运动的人群,肌腱炎疼痛更容易出现且更明显。比如,频繁打字的办公族容易出现手部屈肌腱的肌腱炎,疼痛在长时间打字后加重。有不良姿势习惯的人,如长期弯腰、驼背的人,腰部相关肌腱炎的疼痛可能更易发生,且在纠正姿势等干预后可能有所缓解。
病史影响:有既往肌腱损伤病史的人,再次发生肌腱炎时疼痛可能更剧烈,且恢复相对更慢。例如,曾经有过跟腱拉伤病史的人,再次出现跟腱炎时,疼痛程度可能比初次发生时更重,且在活动时疼痛反应更强烈。
肿胀
局部表现:受累肌腱部位会出现肿胀,触摸时可能有质地较硬的感觉,外观上可见局部组织隆起。以腱鞘炎为例,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会在桡骨茎突处出现肿胀,伴有压痛。肌腱炎导致肿胀的原因是炎症刺激使得局部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积聚在肌腱周围组织。
年龄对肿胀的影响:儿童肌腱炎导致的肿胀可能相对成人更易被忽视,因为儿童的组织相对更柔软,肿胀程度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仍可通过触摸等发现局部组织的异常饱满。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等因素,肿胀消退可能相对较慢,且肿胀可能合并有其他老化相关的组织改变,如皮肤弹性下降等,肿胀表现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性别与肿胀关系:一般无明显性别导致的肿胀差异,但女性如果从事一些需要精细手部动作且易引发肌腱炎的活动,手部肌腱炎肿胀可能与男性类似。而在一些因妊娠等特殊生理状态导致的肌腱炎肿胀(相对较少见),女性可能因妊娠期间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肿胀表现可能有一定特殊性,但这不是普遍的性别差异导致的本质区别。
生活方式与肿胀:生活方式中过度使用肌腱的情况越严重,肿胀可能越明显。例如,高强度运动员过度训练导致肌腱炎时,肿胀可能较普通爱好者因肌腱炎引起的肿胀更显著。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中,也可能加重肌腱炎的肿胀程度,因为寒冷潮湿环境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重炎症反应导致肿胀加重。
病史与肿胀关联:有肌腱炎反复病史的人,再次发作时肿胀可能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可能更长。因为既往炎症刺激已经使局部组织处于相对敏感和易肿胀的状态,再次炎症发作时,机体的反应可能更强烈,导致肿胀更为明显。
活动受限
具体表现:由于疼痛和炎症,患者会出现受累关节或部位的活动受限。比如,肩周炎其实也涉及肩部肌腱的问题,患者肩关节的活动会受到限制,外展、上举等动作难以完成。对于手指屈肌腱腱鞘炎患者,手指的屈伸活动会不灵活,严重时可能出现扳机指现象,即手指屈伸时像被卡住一样。
年龄对活动受限的影响:儿童肌腱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因疼痛等因素表现为相应部位活动减少,但儿童的活动受限可能更易被家长发现,因为儿童的正常活动范围相对固定,突然的活动减少往往提示异常。老年人由于本身关节活动度就有所下降,肌腱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关节退变本身的活动受限,但通过详细检查可发现是肌腱炎相关的活动受限,且老年人恢复活动的能力相对较弱,活动受限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如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可能受到明显限制。
性别与活动受限关系:一般无明显性别导致的活动受限差异,但不同性别参与的活动不同,可能导致不同部位活动受限的表现不同。例如,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腰部肌腱炎可能导致腰部活动受限,影响其搬运等活动;女性可能因日常家务等导致手部肌腱炎,影响精细手部动作,如拿取小物件等,但这不是性别导致的活动受限本质区别,而是活动方式不同导致的肌腱炎部位不同引起的活动受限表现不同。
生活方式与活动受限:生活方式中过度依赖某部位活动的人群,肌腱炎导致的活动受限更明显。比如,职业篮球运动员频繁的跳跃、投篮等动作,跟腱肌腱炎可能导致跟腱活动受限,影响其场上的运动表现,如起跳、急停等动作可能受限。长期不活动的人群突然增加活动量,也容易引发肌腱炎导致活动受限,因为其肌腱缺乏足够的预热和适应,突然的活动会使肌腱炎症反应加重,导致活动受限。
病史与活动受限关联:有肌腱炎病史的人再次发作时,活动受限可能更严重且恢复更慢。例如,曾经有过膝关节周围肌腱炎病史的人,再次出现肌腱炎时,膝关节的屈伸等活动受限可能比初次发病时更显著,且在康复过程中,活动范围的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逐步改善。
压痛
局部压痛情况:在受累肌腱的部位按压时会有明显的压痛。例如,冈上肌肌腱炎患者,在肩关节外侧冈上肌肌腱的附着部位按压会有明显的压痛。通过按压可以初步判断肌腱炎的大致位置,压痛是肌腱炎比较典型的体征之一。
年龄对压痛的影响:儿童肌腱炎时,压痛可能相对较难准确判断,因为儿童的配合度等因素,需要更轻柔且准确的按压来发现是否存在压痛。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其他组织的退变等,压痛的感知可能因个体神经敏感性等有所不同,但一般仍可通过仔细按压发现受累肌腱部位的压痛。
性别与压痛关系:一般无明显性别导致的压痛差异,男性和女性在肌腱炎压痛表现上主要是部位和程度与肌腱炎的具体情况相关,而非性别特异性的压痛表现。例如,女性的手部屈肌腱腱鞘炎,按压时的压痛表现与男性手部相应肌腱炎的压痛表现类似,都是在肌腱走行部位有明显压痛。
生活方式与压痛:长期过度使用肌腱的生活方式会使肌腱炎压痛更明显。比如,经常进行高尔夫球运动的人,肩部相关肌腱炎时,肩部相应肌腱部位的压痛会比较显著,因为频繁的挥杆动作过度使用了肩部肌腱,导致炎症反应明显,压痛加重。
病史与压痛关联:有肌腱炎病史的人再次发作时,压痛可能更明显。因为既往炎症刺激使得局部组织处于敏感状态,再次炎症发作时,压痛会比初次发病时更显著,通过压痛的程度可以辅助判断肌腱炎的复发情况和炎症的严重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