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肝性脑病)的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等,严重时可陷入昏迷。

肝昏迷的发生与肝脏解毒功能严重受损有关,当血氨等毒性物质在体内蓄积,会干扰大脑神经递质平衡,导致脑细胞功能障碍。早期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性格改变,如情绪烦躁、淡漠或睡眠颠倒;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定向力障碍(分不清时间、地点)、计算力下降,甚至胡言乱语、行为失控;典型体征为扑翼样震颤,即双手平举时出现快速、不规则的扑动样抖动。若未及时干预,可逐渐进入嗜睡、昏迷状态,同时可能伴随黄疸加深、腹水增多等肝功能衰竭表现。
若发现患者突然出现意识模糊、行为异常或扑翼样震颤,尤其是既往有肝硬化、肝炎病史者,需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血氨检测、脑电图、肝功能等检查明确病情,并采取降氨、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措施,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