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初步评估病情观察生命体征和出血量,尽快送医并做胃镜、血常规、大便潜血试验等检查,针对溃疡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病因治疗,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还需针对病因预防复发并定期复查。
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这对任何年龄段的患者都很重要,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因为他们的气道保护能力相对较弱。
二、初步评估病情
观察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例如,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可能提示出血量较大,需要及时处理。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对出血量的耐受不同,儿童和老年人可能在出血量相对较少时就出现明显的生命体征变化。
评估出血量: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初步判断出血量。如呕血和黑便的量、是否有头晕、乏力、心悸等表现。
三、紧急就医与诊断
尽快送往医院:一旦怀疑上消化道出血,应尽快将患者送往有救治条件的医院,途中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更要迅速转运,因为他们病情变化可能更快。
进行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重要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等部位的病变,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一般在患者情况允许时尽快进行。
血常规: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判断贫血程度,不同年龄的正常血红蛋白范围不同,儿童的血红蛋白正常范围相对成人更低,如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为145-220g/L,1-4个月婴儿为90-140g/L等。
大便潜血试验:可辅助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四、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溃疡病出血:如果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可能需要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等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等,但具体药物的使用需遵循医院的规范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于肝硬化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可能需要采取降低门静脉压力等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上消化道出血可能由不同原因引起,如感染、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在处理时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生长发育情况等,因为儿童对失血的耐受能力较差,一旦发现出血应迅速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同时要注意补液等支持治疗的剂量和速度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进行精确计算。
老年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常与多种基础疾病相关,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关注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因为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且要密切监测老年人的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病情变化可能较为隐匿。
孕妇:孕妇上消化道出血需要特别谨慎,要权衡治疗措施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例如,在选择检查和治疗手段时,要考虑到对胎儿的安全性,可能需要选择相对更为安全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案。
六、预防复发
针对病因预防:如果是溃疡病引起的出血,患者在出血停止后需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能诱发溃疡的药物;如果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溃疡导致的出血,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复查,如胃镜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