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多为午后低热,部分高热)、盗汗、消瘦乏力;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轻重不一,持续超2-3周抗感染无效)、咯血(少数痰中带血或大口咯血)、呼吸困难(病变广时出现);其他系统症状如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神经系统症状(结核性脑膜炎时烦躁、嗜睡、惊厥昏迷等)、淋巴结肿大(颈部等部位淋巴结肿大,质硬无明显压痛)。
一、全身症状
1.发热
多数小儿结核病会出现长期低热,一般为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7.5-38℃之间,可持续数周。这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体温波动较大,可伴有畏寒等表现。例如,有研究显示,约60%以上的小儿活动性结核会出现长期低热的症状,体温曲线多呈不规则热型。
部分患儿可出现高热,体温可达到39℃甚至更高,常见于粟粒性肺结核等重症结核情况。这是由于大量结核分枝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毒血症状。
2.盗汗
小儿结核病患儿常出现夜间盗汗现象,表现为睡眠时出汗较多,醒后汗止。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夜间出汗。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以头部多汗较为明显,严重时可湿透衣物。
3.消瘦、乏力
患儿会逐渐出现体重不增或减轻,面色苍白、消瘦,精神萎靡、乏力等表现。这是由于结核杆菌在体内生长繁殖消耗机体能量,同时患儿食欲减退,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身体处于消耗状态。比如,小儿结核患者与同龄健康儿童相比,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下降,活动耐力明显降低。
二、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
多数患儿有咳嗽症状,可为干咳,也可伴有少量痰液。咳嗽程度轻重不一,早期咳嗽可能较轻,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可能加重。例如,在支气管结核患儿中,咳嗽较为突出,可呈刺激性干咳,有时可伴有喘息。这是因为结核病变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反射。
部分患儿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可超过2-3周,经一般抗感染治疗无效。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表现为呼吸增快、口吐泡沫等。
2.咯血
少数患儿可出现咯血,多为痰中带血,少数严重者可出现大口咯血。咯血的原因是结核病变侵蚀肺部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例如,空洞型肺结核患儿由于病灶处血管受到破坏,更容易出现咯血情况。但小儿咯血相对成人少见,一旦出现咯血,需引起重视,及时评估病情。
3.呼吸困难
当结核病变累及范围较广,如大量胸腔积液、粟粒性肺结核等情况时,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严重时可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例如,大量胸腔积液会压迫肺组织,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患儿呼吸困难。年龄较小的婴儿呼吸困难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可达40-60次/分甚至更高。
三、其他系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部分患儿可出现食欲减退,不想进食,有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结核杆菌感染后,毒素吸收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例如,肠系膜淋巴结结核患儿可能出现腹痛,多为脐周或右下腹部隐痛,有时可伴有腹泻。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以哭闹、拒食等表现为主,影响营养摄入,进一步加重消瘦等全身症状。
2.神经系统症状
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儿,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早期可有烦躁不安、精神萎靡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嗜睡、惊厥、昏迷等。这是因为结核杆菌侵犯脑膜,引起脑膜炎症反应,导致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等。例如,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增高,细胞数增多等改变,神经系统症状较为严重,若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
3.淋巴结肿大
颈部、颌下、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可单个或多个成串出现,质地较硬,无明显压痛。这是因为结核杆菌通过淋巴系统播散,引起淋巴结结核。例如,颈部淋巴结结核较为常见,肿大的淋巴结可相互粘连成块,甚至破溃形成窦道。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结核感染的早期表现之一,需注意排查结核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