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检查项目

来源:民福康

消化内科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胃镜检查、肠镜检查、消化道钡餐检查、腹部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粪便检查等。

1.胃镜检查

这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将一根细软的管子经口腔插入胃内,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如是否有炎症、溃疡、息肉、肿瘤等,还可以进行活组织检查和治疗,如止血、切除息肉等。

2.肠镜检查

用于检查下消化道,包括直肠、结肠等部位。与胃镜类似,它能清晰地显示肠道黏膜的状况,对于诊断结肠炎、结肠息肉、结肠癌等疾病具有关键意义。

3.消化道钡餐检查

患者吞食钡剂后,通过X射线观察消化道的形态和蠕动情况,可发现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的病变,但对于细微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如胃镜和肠镜。

4.腹部超声检查

可用于检查肝脏、胆囊、胰腺、脾脏等腹部脏器的结构和病变,对于诊断脂肪肝、胆结石、胰腺囊肿等有一定帮助。

5.肝功能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对于诊断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6.幽门螺杆菌检测

常用的方法有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等,用于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该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密切相关。

7.腹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的结构和病变,对于诊断肿瘤、炎症等较为复杂的疾病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8.粪便检查

包括常规检查、潜血试验等,可了解肠道是否有炎症、出血等情况。

不同的检查项目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以准确诊断疾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患者在进行消化内科检查前,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如空腹、清洁肠道等,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及时反馈身体状况,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和促进康复。

了解疾病
结肠炎
结肠炎又可以称作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遗传、免疫障碍、肠道供血不足、化学物质刺激等都是该病的常见病因,临床上根据病因可将结肠炎分为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伪膜性肠炎、感染性肠炎、放射性结肠炎以及化学性结肠炎等多种类型。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