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以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为特征,患者多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心力衰竭等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后差异较大。
一、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约1/3的患者有明显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为常见。
二、症状
1.呼吸困难
多在劳累后出现,严重时可在睡眠中憋醒。
2.胸痛
多位于心前区,可呈劳力性、放射性或自发性。
3.心悸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悸症状。
4.头晕
晕厥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常见症状,多在体力活动时发生。
5.心力衰竭
晚期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三、检查
1.心电图
可发现左心室肥厚及ST-T改变。
2.超声心动图
可明确心室壁肥厚的程度和部位,以及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
3.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有助于了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程度和部位。
4.基因检测
可明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
四、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
五、治疗
1.药物治疗
(1)β受体阻滞剂
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流出道梗阻,改善症状。
(2)钙通道阻滞剂
可降低心肌收缩力,减轻流出道梗阻,改善症状。
(3)抗心律失常药物
可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4)利尿剂
可减轻心脏负荷,缓解症状。
2.非药物治疗
(1)酒精室间隔消融术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明显的患者。
(2)起搏器治疗
适用于出现晕厥、心力衰竭的患者。
3.手术治疗
(1)心肌切除术
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明显的患者。
(2)心脏移植术
适用于晚期心力衰竭的患者。
六、预后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长期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有晕厥史、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明显、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高危因素的患者预后较差。
七、注意事项
1.避免剧烈运动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避免劳累
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避免情绪激动
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
4.定期复查
应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
5.遵医嘱用药
应遵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药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