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综合征,根据意识障碍程度、脑电图改变和昏迷深浅可分为四期,表现各异,治疗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家属和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1.前驱期:
表现为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缓慢。可有扑翼样震颤,脑电图多数正常。
此期历时数天至数周,若能及时治疗,病情可停止进展。
2.昏迷前期:
表现为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异常,例如白天嗜睡,夜间兴奋,甚至出现幻觉、恐惧和狂躁。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阳性等神经体征。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此期患者常有明显的神经体征,病情严重,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入昏迷期。
3.昏睡期:
患者处于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常阳性,脑电图异常。
此时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密切观察和治疗。
4.昏迷期:
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脑电图明显异常。
昏迷期是肝昏迷最严重的阶段,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肝昏迷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肝功能、病因、诱因等因素,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家属和护理人员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